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Evgeny Kissin獨奏會

1

人紅就是不一樣,這種景氣之下,在weekday開演奏會,賣這個價錢,還是可以滿座!

國中時第一次聽到紀辛(Evgeny Kissin)的名字,某一天周末報紙開了全版黑白頁在介紹這個神童出身的鋼琴家(你看現在的報紙哪可能刊登這麼有水準的內容?),大部分的內容我都忘記了,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段他和記者的對話:

記者:xx曲子的某一段,技巧非常困難,你是否也這麼覺得?

紀辛:嗯,的確是很難。

記者:那麼你練了多久才練起來呢?

紀辛:兩次。

不過這麼多年來,紀辛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名字而已,真正聽他的錄音,還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情。他的風格非常陽剛,線條粗硬,大開大闔的樂曲最能彰顯他逼人的風采。一個月前忽然在台北街頭看見紀辛來台演出的旗幟,驚喜之餘也被票價嚇得裹足不前,幾番思量後還是決定下手,就當作去年底抱憾錯過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演奏會省下的錢挪過來用吧!

##ReadMore##

這天下午我先去中正紀念堂看了遲遲沒去的『安迪沃荷巡迴展』,有點不舒服,感覺整個展場有著安迪沃荷的不安與自卑揮散不去。然後走去南門市場附近晃蕩晃蕩,最後買了一袋冷凍水餃拎進國家音樂廳,哈哈!

上半場:普羅柯菲夫

1. 三首鋼琴作品,選自羅密歐與茱麗葉
Excerpts from "Romeo and Juliet", Op. 75 (Juliet / Mercutio / Montagues and Capulets)

原本以為應該可以稍微小品一點的,想不到一開場的少女茱麗葉就很man,輕靈不足,霸氣有餘。象徵兩大家族糾葛的「Montagues and Capulets」就很適合紀辛的火力,不和諧音與切分音組成的陰沉旋律線在他的指下更顯肅殺,魔性十足。看他彈完的表情,想必自己也轟得蠻爽~~

2. Piano Sonata No. 8 in B-flat Major, Op. 84

全場最冷的曲目,3個樂章總合長達30分鐘。為了作功課,之前我費了點工夫才找到一份錄音,想不到此曲晦澀難以下嚥,無論是節奏、調性、主題都難以捉摸。幾番努力之後我這對木耳還是聽不出個所以然。最後決定放空一切直接進音樂廳接受考驗,結果一如所料地悽慘!整整20分鐘夢囈般的行板糊成一片~~如果連我都被擺平了,那在場那些看起來不到10歲的小朋友們怎麼辦呢?

第三樂章Vivace總算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至少整個音樂是有方向性的,而且兩次短暫幾小節以右手彈出的主題氣勢恢宏,恍若久旱甘霖一掃之前的迷霧啊!末了兩分鐘紀辛火力全開,快速音群高山流水般傾瀉,非常過癮!

下半場:蕭邦

3. 幻想波蘭舞曲Polonaise-Fantasie, Op. 61

不同於其他的波蘭舞曲,蕭邦的幻想波蘭舞曲沒有明亮的節奏與清晰的主題,甚至波蘭舞曲原有的三拍子結構都被分解了。蕭邦把音符從規格化的曲式解放出來後提煉出了意識流的浪漫,但並不是這麼好懂,甚至要到20世紀中葉才逐漸為世人接受並推崇。我初聽時也完全聽不出味道,但為了紀辛要演這首,我兩個禮拜來在幾個版本之間來回聽了快20次啊…

可惜此曲我覺得是整晚彈得比較不好的一首,因為我之前聽了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的版本,紀辛處理全曲的流動性與柔美度與之相比就顯得不足。開頭上行音階的音色彈得極美;但是中段幾處節拍放得太自由,反而顯得鬆散而且零亂,失去了夢一般浮動的美感,要到結尾高潮處才又收攏回來。

4. 三首馬厝卡舞曲Three Mazurkas (No. 4 in C-sharp Minor, Op. 30 / No. 4 in A-flat Major, Op. 41 / No. 1 in A Minor, Op. 59)

波蘭舞曲是宮廷舞蹈,馬厝卡則屬於民間。在幻想波蘭舞曲之後連演三首馬厝卡,就好比從幻夢中回到人間。No. 4 in C-sharp Minor是三首中彈最棒的,馬厝卡舞曲有點顛簸的三拍子在他的指尖趣味十足,紀辛加強了左手輪指的音色表現,節制之餘仍表情豐富。另外兩首就沒有這麼讓人驚喜,之前自由節奏失控的問題又出現了,左右手主從的搭配也不是很得宜。

5. 練習曲Etudes Op. 10 (No. 1 in C Major / No. 2 in A Minor / No. 3 in E Major / No. 4 in C-sharp Minor / No. 12 in C Minor)

6. 練習曲Etudes Op. 25 (No. 5 in E Minor / No. 6 in G-sharp Minor / No. 11 in A Minor)

蕭邦的練習曲作品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紀辛這次選彈的「別離曲」、「革命」、「冬風」,都是很有感情的曲目;但是回歸到「練習曲etude」的命題,這些作品也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為基礎才得以表現。紀辛是神童出身,技巧過人自是不在話下。看他演奏這些練習曲,恣意揮灑真是痛快極了。無論多快速的音群,多寬廣的音程,都好像喝水一樣簡單!重點是他明明可以輕鬆以對的曲子,卻彷彿不要命一般用盡力氣去催動樂句前進,每個和絃都用全身的重量去壓,每個音階都是用「碾」過去的,龍捲風般狂暴又華麗的音色教人傾倒!他這種彈法一連8首這樣彈下來真的會虛脫的,我猜他20年後恐怕也沒有力氣彈出這麼精彩的練習曲啦(現在聽到就是賺到!)。美中不足的是同樣的問題在「別離曲」時第三次出現,他似乎真的不擅長詮釋蕭邦纖細的一面。

總體來說,紀辛的觸鍵極有力度,音色非常深邃,大部分樂曲在他的詮釋之下都因此被撐出更大的格局。高超的技巧讓他輕鬆克服樂曲表面的障礙而能探索其深層內涵。但是他的演奏中陰柔面遠不如陽剛面出色,以致於呈現出一種鏗鏘有力的浪漫派….有點可惜(他演拉赫鋼協應該非常過癮~~)。

謝幕時全場起立鼓掌,觀眾不放他走,來來回回把他從後臺吵出來差不多10次吧!我覺得有時候standing ovation是一種情緒,整場的演出雖然是有瑕疵,但壓軸的練習曲真的太痛快了!Encore第一首是蕭邦的夜曲第八首,D大調op.27, no.8,我喜歡夜曲那種節制的美感,這需要手指高度的控制力與反覆練習來琢磨音色,我覺得紀辛彈得非常棒。當然要論那種柔情似水的琴聲的話他還是輸給鄧泰山一大截,不過其實不用這麼比較啦。第二、第三首普羅高菲夫的作品(suggestion diabolique與「三橘之戀」)我就不是那麼熟悉了。但大家應該也不是這麼在乎吧,反正多凹一首就多賺一首,票這麼貴當然要趕快拍手賺回來!

散場後的簽名一路從三號門排隊排到音樂廳後門的大廳前,不能拍照,也沒機會跟Kissin講到話。整個簽名動線就好像自動販賣機一樣,把CD交給工作人員,10秒後簽好名還給你,差別在於活生生的Kissin就在你面前低頭猛簽,唉~~這就是人紅,不然他一個一個慢慢簽完照完大概就12點了。

小記:

1.這天有看到焦元溥還有陳冠宇。我後面坐了一個小女孩,一派天真,但是開口錢閉口錢,真是納悶啊~她的父母可以讓她來聽這麼有水準的音樂會,卻又讓她有這般偏差的價值觀….

2.今天看到Kissin的精選封面差點沒笑出來,想不到連鋼琴家的唱片封面也會有抄襲問題,而且居然是抄襲芭芭拉阿姨耶。嗯,同是天涯捲毛人,抄襲何必曾相識?

51j5yXL1UAL__SL500_AA240_ f_1297718_1

2 則留言:

crowly 提到...

連抄襲封面都被你抓包,你也太神了

Unknown 提到...

唉~看見您提到的"小女孩開口閉口都是錢"我頗有感觸,有多少人想親身蒞臨,想親身感受他的音樂都沒有機會(我是那位要段考而錯過的倒楣鬼==)有時去音樂會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同齡的或是小孩,我都覺得他們很幸運,他們的家長會這麼願意帶小孩來聽音樂會,然而有時卻不免很難過演奏進行時他們在打簡訊或是看書,我想,在外頭還有很多善感、對藝術充滿熱情的心靈想親身參與卻錯過吧!哀~我多希望我沒錯過那場紀新的演奏會,究竟要錯過多少才能見到他呢.....(可惡的段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