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閱讀、悅讀、越讀」演講會 筆記




緣起

我曾經認為這場演講與我毫無關係。

今年3月,楊斯棓醫師在台北市信義國中一場「推廣閱讀」的演講中,我有幸擔任助教。我關心教育,工作與孩子息息相關,加上我又非常喜歡閱讀,所以當棓哥開放名額讓助教也能上台跟孩子們分享閱讀的心得時,我很興奮地投稿了。同時我也很好奇自認台風還不錯的我能不能鎮住800位聽眾的場面。那場演講很順利地落幕,會後也有些朋友表示很喜歡我分享的內容。感激之餘,我繼續回到我的工作崗位,努力加強我所自認不足的一切。

一個月後,楊醫師又在為這場「閱讀、悅讀、越讀」演講會邀集朋友參加演講時,我實在覺得自己毫無資格投稿。現今的大學生處在一個資訊爆炸又充滿危機感的年代,他們自省與批判的能力應該遠勝過當年的我,而他們突破窠臼自學自用的能力也應該樂勝現在的我。我腦袋裡東西不多,對於麥克風並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熱情(要拿麥克風回去醫院主持尾牙的時候拿就好!),這次最好識相惦惦吧。


跨界之後的轉機

但很神奇地在四月參加新思維國際舉辦的『跨界』論壇時,棓哥主動來跟我打招呼,聊到了這場跟大學生談閱讀的演講會。就短短一分鐘平淡無奇的交談裡我腦中居然跑出了許多idea我實在不想承認謬思居然是個男的,我發現在生命中許多書本給我的悸動與啟發是我所獨有,而且對年輕學子而言並不是毫無價值,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這份感動傳達出去。所以我花了點時間把這些紛亂的靈感整理起來,這次投稿居然又投中了。(所以下一次我又文思枯竭的時候是要花一萬塊去參加一個活化腦細胞的論壇還是要上臉書敲楊醫師聊閒話呢?)


講者認真  聽眾當真  生命力油然而生
一如預期地,「閱讀、悅讀、越讀」演講會毫無冷場,火花四射。我自己直到開場前半小時還修改了最後一個版本的ppt,最後我順利完成了自己的部分,不枉連日來我排練地口乾舌燥頭暈目眩哪。而很意外...也很不意外地,幾位講者以「閱讀」為圓心輻射,所延伸出的子題斑斕繽紛,但這豐富的內容與在場聽眾們交融後,卻又緊緊扣住一個新主題,這個主題不再是閱讀,而是認真的生命態度。

畢竟這是個醫療環境極其險惡的時代,而且還會繼續險惡下去,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因此我們都處在一個不安與徬徨的群體氛圍。台上講話的未必比台下聽講的不害怕;台下發問的也可能比台上回答的更多思量。因為這種危機感,讓我們不懈怠地去探尋答案,找職場的答案、學業的答案、生涯的答案、國家的答案...

很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有些事情在找到答案之後,問題就又變了。但是在認真探尋的過程之中,不知不覺我們的生命增加了厚度,我們的眼界拓展了寬度,我們的心裡多了些氣度,也許嘴角也有了些弧度....但對於某些荒謬與不公義,卻再也無法視而不顧。就是共享了這一份心情,所以這晚的交會有了不同的熱度。有些朋友會後私訊,說我的演講讓他們很感動。我只能說我很榮幸,但是感動其實來自於聽的人放進了真心去聽。我有幸見證了一些生命的故事,但我只是一個傳遞故事的管道罷了。


演講是工具  不是目的
然後我想談談「演講」這件事情。

對我而言,演講只是一個工具。擁有好的演講能力,腦中卻沒有足夠的累積,也沒有將口才用在對的地方,那其實沒有什麼價值。全台灣口才最好的一群人都出現在晚上九點的電視機,他們說的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卻沒有意義。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口才沒什麼了不起,因為我每天都看到不同領域裡有許多值得敬佩的人,光聽他們講話看他們的文章都來不及了,我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

但話又說回來,我當然也知道自己的優點是哪些。許多人羨慕我口條好,又懂得拿捏臨場互動,但這些就只是優點而已,並不是什麼演講界的屠龍刀倚天劍。我就很羨慕林長揚王冠欽,慢條斯理輕輕鬆鬆,但言談之間自有一股天成的魅力,我這麼囉嗦又強勢的個性,也許要到60歲才能夠達到他們的境界。某次我無聊轉台看到康熙來了,有位女明星說了:「每個女人都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她自己的美態,所以我很受不了男生嫌女生醜。」想不到看個康熙也可以學會人生大道理!我想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演講,什麼樣個性的人都可以找到他獨有的舞台特色。而且,如果你對你所傳達的內容有足夠的熱情,你的魅力自然會找上你!

這是一個很棒的演講會,一個很棒的夜晚,但也就是人生的其中一個夜晚而已。希望我在未來的日子能夠更有動力,更有能力,去追求有意義的事情,傳遞有意義的聲音。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祝福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夢幻。


我來到新竹分院上班後的許多第一次經驗都很好。我的第一個早產兒、第一個先天性心臟病嬰兒、第一個心導管病人、第一個超長住院病人、甚至第一份死亡個案......都是遇到既客氣又好溝通的病人與家屬。因為他們的鼓勵,我更有勇氣走這條行醫的路。


上禮拜回台北寶山掃超音波,遇到幾年前不眠不休照顧的小朋友。媽媽看到我就大叫說:「啊呀!救命恩人在這裡!」我都不好意思說當初不只你兒子命在旦夕,我的命都快被嚇飛了。


上個月回台北寶山地獄急診值班時,我遇到的一個家長說:「其他問題我們去門診看就好了,不要浪費急診資源。」跟我交接班的同事卻遇到兇悍的家長把現金砸在桌子上要求自己的小孩插隊看診。


夜路走多總會遇到鬼,我當然也會有辛苦與灰心的時候,但是我想到這些快樂的事情,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深深受到祝福的。


昨天是護師節,許多朋友都在臉書上貼文感謝護理師,連柯P都有喔! 但是臨床工作的士氣可不能只靠一年一度的節日來鼓舞。醫院也不只有醫生和護理師在辛苦工作。我們的資訊室、人事室、工務室、傳送人員、清潔人員...他們工作辛苦,卻連一年一度的節日都沒有。


所以,無論你是醫生、護理師、病人、家屬,還是路人,我們把祝福給出去吧! 給所有默默付出卻沒有鎂光燈的夥伴們。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陳綺貞 "不在他方"限量盒裝 開箱

我親愛的陳老師出了一本散文集,然後搭配著新單曲出了一個所謂的"限量盒裝",標以天價。書我常買,CD我也常買,這麼貴的盒裝該不該買我還真的猶豫了一下。老實說如果不是博客來網站上的剩貨量如此快速減少,我可能會省下這一筆錢。但是我後來想通了,我是花錢贖回那"可能因為沒有買到而產生的悔恨"。Well, 悔恨是沒有價錢的...更何況比起我親愛的同事們總是搭乘高鐵往返台北新竹,我省下的錢也夠拿來獎勵自己了啦! (God 理由真多~)
去7-11領貨的那天超級冷,風超級大,我想這個盒子是連上帝都看不下去了....

來開箱吧!
首先我拿到了這麼一個大箱子,小豬和Tharaud的CD是拿來當比例尺的,不是贈品
小七的店員看到我領著麼大一箱,會不會以為我在網購醬油呢? 別傻了,文青女神最重視環保了,整箱收藏品都是紙做的,拿起來跟一個小豬玩偶差不多重而已。
 真正的盒子長這麼大
掀開盒蓋,裡面有綺貞滿滿的愛與關懷唷~~ 當然還有萬惡的流水號,我看著自己的流水號簡直下巴都要掉下來,原來這麼貴的東西可以賣這麼多盒? 我真心覺得捨得買這個盒子的朋友們真的應該多多支持實體出版業,現在很多嚴肅的作家也賣不到幾百本哪!
 第一樣小物: 吉他形狀便條紙
第二樣小物: 聲音採集海報 & 裡面包著明信片。當然囉,明信片的照片都是陳老師自己的攝影作品,背面也一樣有陳老師自己寫的心情小語。有時候我忍不住會覺得心情小語都很像廢話,很多話自己寫在筆記本裡好像還可以,認真印刷出來就真的只是"小"語。但是反正這些明信片也不會被歌迷寄出去,陳老師大可以寫她想寫的任何東西。(忽然語氣變很酸,真是忍不住)

第三樣小物: Cheer萬用筆記本。裡面印著綺貞官方網站的心情小語,也有些是歌詞。書背故意裸裎.....,這樣強調粗糙質感的筆記本,送禮自用兩不宜....還是收藏著好!
第四樣小物: 單曲"偶然與巧合"。封面也是綺貞自己的攝影作品,綺貞的單曲風面沒有什麼一致的風格 ,但我喜歡這次的封面,簡單,清晰。綺貞的歌通常都是很私密,往裏頭探的,這個封面有種向外頭望的遼闊感,賦予了歌曲另外一種面貌。
至於歌...依舊該死地好聽,但是這次故意在大安森林公園戶外錄音,所以錄音效果並不是太佳。CD裡的第二首歌"海浪"有個很美的英文歌名: The wave decides to talk to the shell。聰明的你應該猜到了這不是一首歌。
第五樣小物: 帆布斜背包,想了很久這個包包適合裝什麼,最後覺得以這個包的大小,提袋的長度,最適合裝的東西是吉娃娃---我最害怕的生物---當然我沒有吉娃娃。這包也很適合拿來提寫生用的畫本與炭筆,我上次畫素描應該是在20世紀...
 試著把我自己裝進去但是沒有成功。
第六樣小物: 紙製數位相機。此珍藏盒的一大噱頭! 但是需要組裝,先收起來改天玩玩看!
重點物品: 新書"不在他方"平裝本 & 毛邊珍藏本。
平裝本很美,基本上印刻出版社的出版品都很有質感,這本也不例外。序文是陳芳明老師與駱以軍寫的,重量級卡司喔! 稍微翻了一下內文,好險沒有把歌詞和心情小語放在裡面爛充篇幅.....會這樣擔心實在也是被某歌手師徒(陳某與劉某某)氣過好幾次! CD不是已經有歌詞本了嗎? 想出書不會努力多寫幾篇可以看的再出嗎??!!!
淺淺讀了幾篇,很喜歡呵呵。聽過陳綺貞現場演唱的人很難不被她真誠的言談打動。她不是女神也沒什麼偉大,但她就是很認真地過生活,這樣的精神也存在文字之中。
不過來看看所謂的"毛邊珍藏本"吧,每頁的大小故意裁切不整齊,某幾頁刻意相連沒有切割開來,換言之,這本書是無--法--閱--讀--的。算你狠! 直接告訴我它是珍藏本不是讀本。我立刻就把蝴蝶結綁回去了。

整個箱子收起來,回去網站看,才發現我漏掉了一個小物: 塗鴉鉛筆組。聽說是3枝HB鉛筆 (綺貞不會真的要我去寫生吧?)。我下次再仔細找找...
Anyway,闊別兩年不寫部落格,這篇完全違反我當初寫部落格的初衷: 想要寫有篇幅的文章來記錄生活。不過就當作是鬆鬆土好了....(狀態顯示為筋骨痠痛)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生日快樂! 實驗中學




不知道民國元年出生的人是不是更愛國?不過我和我的母校同年,這件事確實是讓我更愛實驗中學。

##ReadMore##
有著跟自己一樣年紀的學校,學校也伴隨著我成長,親眼看著一棟棟新大樓落成,我在實驗中學度過了14年的快樂時光,『母校』這個名詞一直到18 歲之後才對我真正出現意義。老同學們常驚詫於我的記憶力,因為我實在記得太多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了。我甚至還記得那一幕:我是怎麼被媽媽抱著去抽籤,因為那幸運的一籤,我得以進入實中的幼稚園部就讀,沒錯~~幼稚園!

14年的日子雖然過得飛快,但日復一日地在同一個校園活動,每天踏著一樣的磨石子地,走進同一棟活動中心,去同一棟圖書館借書(直到日劇『魔女的條件』播出,我才知道有些人去圖書館不只是借書~),在同一家福利社排隊,然後年復一年地,看著穿著粉紅色制服的人們在練習軍歌,在同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參加運動會並繞著同一個操場大隊接力,固定地在自己生日的那個月慶祝校慶是啊,年復一年,時間就好像凍結了一樣。但是另一方面,凍結的時間裡,我的心卻老是想著校園以外的事情,想著畢業以後的事情:去台北讀大學...可能會出國...然後做好多好多的事情。『未來』似乎有著無以名狀的魔力,讓我迫不及待向前飛行。因著想飛的期待,14年來,四場畢業典禮,我不曾哭泣。

我還記得大學推甄放榜那一天,剛好是學校的段考,329號,不成功便成仁的青年節,我甄試上了理想的科系。狂喜之餘,我寫了一張只有60分的物理考卷!傻傻地以為,就在那一刻,我得到了自由。其實,應該是在意料之中地,那才是我對實驗中學細細追憶,點滴珍惜的開端。『離開』才真正證明了實驗中學對我的馴養。畢業之後,我做了每個校友都做的事情:在大學制服日驕傲地穿上粉紅色襯衫、在校運會返校、在寒暑假回去看班導師、偶爾溜進美術教室尋求人生開示。直到有一天,我的大學也成了我的母校,過往教導我的老師們紛紛要談退休,當年他們抱在手上的小孩也紛紛進入高中部成了我的學弟妹。昔日在輔導室與我談心的李沁芬老師已經離開人世,我的高中同學則成了母校的輔導老師。

去年,我應輔導室之邀,回到暌違多年的母校與學弟妹座談。發現實中的每個角落都比記憶中小了一號。許多地方翻新了,找不到舊時的氣味。行政大樓前燦爛的玻璃牆,紀錄著後浪們在奧林匹亞競賽輝煌的戰果。熟悉的空間裡卻有著簇新的陌生感。我或許應該去排球場,欣賞一下排球亂飛卡上樹梢;或者我可以去管樂社軒尋找我當初的那把小號;或許我應該走到側門去回味一下爬牆的美好;或者只需要躺下來凝視這片陪伴我青春歲月的天空我腦中有100件事想做,來化解這久別重逢的尷尬,但好快就天黑了。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我,早已經不是18歲的少年,我也計畫著18歲時不曾想像過的未來;而我的母校,親愛的實驗中學,也持續地在改變它的樣貌,繼續孕育著下一代的莘莘學子,我終究也要把它從我的回憶釋放出來。

可喜的是,時空的變遷畢竟不能沖刷一切。在實驗中學陪我一起成長的,還有一群認識十幾二十年的好朋友,當年在課桌椅間的追逐轉化成隔著海洋也未曾失落的聯繫,即使散居各地仍然彼此關心。我們來自一個近乎完美的學校,它有著不規則多邊形的教室,進校門後一直要下坡的校園,永遠都在吹奏『龍貓』的樂隊還有最重要的:一群偉大的老師,讓人一輩子感激懷念的自由學風。30周年校慶的活動一發起,四方響應的熱烈程度讓我覺得校友們簡直就像一群霹靂貓。雖然臨床工作繁忙,無緣參與全球制服日與返校日,這兩週每天打開電腦都可以看到匠心獨具的慶生花招,真是教人熱血沸騰。

祝我親愛的母校--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也祝我自己與所有的同學(幼稚園第5屆,國小第7屆,國中13屆,高中16)30歲生日快樂!


(圖片取自科學園區官方網站)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天使與飛船



『Ally McBeal』是我高中時很愛看的影集。在有線電視與網路資源豐富的今天,收看外國影集已經非常便利,但在十幾年前並不是這麼容易,而遇上了,愛上了,再想要忘卻那些人物那些故事,也不是這麼容易。 

最近又有機會重新看這部經典影集,當年劇中的主角年屆而立,對我來說是多麼遙不可及。轉眼間我也到了這個年紀,許多彼時似懂非懂的情緒而今都鮮明而立體。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集是Ally和劉玉玲合力為一名癌症病童打官司的故事,小男孩在贏得訴訟,終於可以負擔標靶藥物療程之際,忽然病情急轉直下,撒手人寰。


以前看這集總把焦點放在飾演小病童的天才童星Haley Joel Osment與劉玉玲大快人心的嗆辣台詞。事隔多年,媽媽在病床邊唱歌哄小男孩睡覺的畫面卻讓我低迴許久。我以前沒有想像過自己會變成怎麼樣的醫生,也不曾想過自己的生活會經歷這麼多生死交關,與生死之間的大捨,還有更多的難捨。更不曾想過的是,即使一年年過去,每一個孩子的離去仍舊像是烙下一個重重的印,想了心會酸,不想又怕忘記的印。##ReadMore## 而真正讓我感觸的,這麼多孩子走了,有幾個能夠像電視上演的,在媽媽的懷抱中靜靜沉睡呢?多數的孩子,在無可挽回的那一刻,沒有福分得到這樣的平靜。在離去之前,也許因為害羞或害怕告別,我也不曾在他們醒著時,親口告訴他們,他們有多棒,有多勇敢。靜夜沉思,有時候自己雖然累得像狗,但做的確時還不夠。

劇中故作堅強的劉玉玲躲起來偷哭的段落讓我印象深刻,我想很多在醫院工作的人都有過這種經驗。我想,能有機會幫助許許多多的人,甚至為他們哭泣,這也是一種恩賜吧。 

這一集的標題叫做『Angel and Blimps天使與飛船』,其實是在講上帝。人難免在苦難中懷疑上帝的存在,但祂其實一直在天上默默地看著。即使在舉頭看見暮色晨光,點點星河時,很難去想像上帝的凝視就在其中。但就像劇末Ally看見天上的廣告飛船時的若有所悟,有時候我們就是看見了,聽到了。So, we move on…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人生的答案



彥廷,很多事情找不到答案,關於你的病,讀了醫學院也找不到答案,關於你的人生,只怕也不是哲學系能夠解答。

通常,我可以安慰自己,離去就代表苦難結束了。但我很久不曾這麼心痛。也許是因為,你不是孩子,我看著你勇敢接受治療,又看著你積極重拾校園生活,然後又回頭重新再來一遍,最後是骨髓移殖。因為你的生命是這麼強韌,所以當你被病魔擊倒時,我感到特別脆弱。

在你仍然清醒的那晚,我看到你艱難地為自己下了決定,眼角是一滴淡黃色的眼淚。但是,在你永遠沉睡的這晚,我沒有辦法像你這般勇敢,所以呢!如果眼淚可以幫助你航向無病無痛的天國,就讓它成河吧。

其他未解的,交給上帝回答吧。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娃娃


雖然在醫院工作的日子總是非常充實,生性疏懶的我卻常常忘了記錄下來。歲末年終總是讓人多愁善感。然而醫院裡的孩子們並沒有感覺到時間的流逝與季節的更迭,他們的日子只有開心與不開心,身體舒服與不舒服。不分春夏秋冬地,每一天都有孩子的生命走到盡頭,有孩子戰勝了病魔,更有孩子在生命的長期抗戰中為自己又爭取到了一點點時間,一個月、一個禮拜、一天...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可能讓命運完全不同。


那天,我經過某張加護病床,看見一個先天性多重器官異常的寶寶正在費力地喘息著,光光的腦袋上漲滿了血絲,雙眼因為先天畸形而怒張著。這樣的寶寶,他的生命中沒有所謂的『機會』。我輕輕握著他的手,心想 :這麼嚴重的全身異常,他應該沒有辦法感覺到痛苦吧?但是,他有沒有機會能知道,就在這一秒鐘,就在此時此刻,有人握著他的手,有人在陪他呢?握著他濕冷的小手,我只能為他禱告。


我沒有機會知道他能不能夠知道。當我下午再經過這張病床時,東西都搬空了。


每天上班總是會遇到許多讓人沮喪的人與事,因為醫療總是不能夠單純地只是醫療。但是小孩子可以單純地僅僅是個孩子。即使生病了,他們依舊是可愛的寶寶。今天難得比較早下班,我忽然決定去醫院旁的文具店,買了兩隻小娃娃。



兩個娃娃,送給兩個註定要在醫院度過聖誕節,但還不知道悲傷的孩子。你們是把拔瑪麻的寶貝,也是叔叔阿姨們的寶貝!雖然你們此時此刻深受病痛折磨,但是你們是被深深愛著的喔。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Sergei Nakariakov演奏會


五線譜已經淡出我的生活多年,練管樂團更遙遠地像是上個世紀的記憶,但在心底的某個角落仍舊躲著一個號手的靈魂,等待著一曲昂揚,放聲歌唱。


Nakariakov無庸置疑是當代最優秀的小號演奏家之一,而且在這講究包裝與美貌的時代,他應該也是當今唯一偶像級的小號演奏家(請不要拿Chris Botti出來比較,那不是古典樂,而且他比較像拿著小號的男模)。回想當年認識他的音樂時,我才剛上台北讀大學,每天接觸的管樂觀念都是前所未見未聞,Nakariakov無邊無際的音域與超凡的技巧正好形成了一種形象,一種仰之彌高卻又相見恨晚的形象,正適合那時的我。當時他大量改編了大師的協奏曲,以小號詮釋那些原本不該由活塞式樂器駕馭的高難度作品,所謂銅管樂器在技巧上的侷限於他而言完全不成立,聆聽他的作品,既是驚喜,又是振奮,既是自卑,也是崇拜!


那一陣子他也曾頻繁地來台演出,幾乎每一兩年就有一次。每逢他的演奏會,國家音樂廳的大廳就彷彿管樂大賽的後台,每個路人都好像才在上次某某比賽曾見過,似乎北台灣各級學校樂隊的小號手都被集合來了。那是一種很神奇的氣氛,很像電影『天下無賊』片頭劉德華只被李冰冰撞了一下,就已經互相了解彼此背景實力的那種感覺。


然後忽然有好多年他都不再有錄音作品推出,演奏行程雖然滿檔,卻也不再來台灣了。翻了一下資料,今年這張全新的錄音『Widmung』距離上一張『Echoes from the past』足足有十年,真是有夠久!什麼?你說這中間他在阿格麗希盧加諾音樂節有錄音,還有去日劇配樂插花?抱歉,那~不~算! 其實我也蠻好奇是怎樣的心路轉變或者商業因素,讓一個行情炙手可熱的演奏家在15歲到25歲之間連發了9張錄音,然後25到35歲這段時間完全沒作品?不過算了,人還在就好,還一樣帥就好,還是很強就好,還願意來台灣就好。


這次Nakariakov來台跟NSO合演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其實只佔音樂會的一個段落,不過國家音樂廳照樣擠滿了許多看起來很會吹小號的聽眾,當然也不乏背著樂器來聽音樂會,巴不得旁人看出來的那種聽眾。看到這種叭神登台,信眾紛紛受到召喚的景象,實在忍不住聯想到卡通『霹靂貓』中霹靂神劍出鞘的場景啊。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原是寫給大提琴演奏,改由Flugelhorn詮釋, 神一般的技巧一如以往,演奏家帥氣依舊,連樂曲段落間優雅抽出滑管清潔的動作也完全沒變!滑管輕輕推回樂器時那銀鈴般的聲響更教人感到溫馨。只有吹銅管的人才能了解這聲清脆的「噹」代表樂器保養得有多勤快啊!樂曲末了的快板樂段有點力不從心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有點失望不過也沒辦法!音樂會後的簽名會讓許久不跑3號門的我再次拔足狂奔,終於拿到我此生第一份Nakariakov簽名!這把年紀跑簽名難免有點彆扭,但回頭欣賞這張黑白的封面配上潦草的簽名還真是有味道,瘋狂一次又何妨?(可惜一人只能簽一張,不然我把大全集10張全部抖出來讓他簽!)


 

IMG_0623[1]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八月鄉愁

386959_495337187161614_1176777512_n

學生時代的我總是無所顧忌不知珍惜,以為生活就踩在腳下,時間就握在手裡。一轉眼我就畢業了,一百多位同學,最後一堂課時有人缺席,畢業典禮也沒能夠齊聚…然後如風飄絮,許多再見還沒有說出口,大家便四散各地。

畢業後的這幾年,不是沒有機會回到陽明,但身分轉換了,心情也不同了。同窗7年的緣分,有機會延伸到一輩子的朋友,我是打從心裡地感謝。有些事物是尋不回的,比如說舊圖書館,比如說變身成為連鎖便利商店之前的福利社,但也有些事物彷彿凝住了時間,等著我回頭探尋…



於是我回頭來尋了,在這水氣氤氳的山城裡,在這夜色如墨的寧靜裡,尋我的青春快意,也尋我留在這個美麗校園裡頭,漸深漸濃的鄉愁。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心"的生活


雖然R1第一個月就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一轉眼我已經結束了3年的一般兒科訓練,一頭栽進了導管室,我在小兒心臟科的生活也正式開始。

以前對於心導管沒什麼認識,只記得intern時期被叫進導管室見識見識,毫無參與感的我不消30分鐘就深感眼皮沉重,連站著都快要睡著了。本著這樣的回憶,選了CV作次專科之後,對於心導管這件事情實在是不期不待。不過生活總是這樣,你對一件事情越是沒有期待,結果就越是精彩。第一個月的導管訓練一眨眼就接近尾聲,我必須說心導管真的是蠻好玩的!回想起來,這個月雖然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驚慌與愚蠢中度過,但還是有少許教人振奮的時分,就靠著這些零星的火花與我天生的厚臉皮,還有看見Federer重回球王寶座的鼓舞,我感覺自己又變強壯了一點點(可惜不是能力變強,是意志變強壯)

去年曾好幾次偷跑去聽CV科裡的導管meeting,看著那些灰撲撲的導管影片,實在是雲裡霧裡(那些顯影劑噴來噴去的樣子也夠像雲又像煙了)!現在日復一日逼迫自己看著這些衛星雲圖,看著看著好想也真的看懂一些了。只不過眼前的影像雖然是煙雨濛濛,身子可一點都沒有騰雲駕霧的感覺。在導管室背鉛衣可不是開玩笑的!想我intern時的導師就是個心臟內科醫師,每次導生聚必定會怨嘆他的腰痠背痛。某日我登入病房系統,在住院病人中赫然發現導師的大名,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太嚴重而住院。前車之鑑如此慘烈,我打進導管室的第一天起便告訴自己隨時抬頭挺胸,千萬不能被鉛衣打敗。饒是如此,每次做完導管脫下鉛衣的那一刻,那了無“鉛”掛的痛快還是讓人感動!簡直像從木星回到地球一般快樂。

另一個快樂就是找血管了,CVC對於內外科醫師稀鬆平常,打CVC就跟喝水一樣。但小朋友從 1公斤到90公斤都有,CVC總是被兒科醫師視為重點技能。不僅打上一支可以樂個大半天,CVC高手更是被大家當神一樣地崇拜。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打的CVC不夠多,或著斤斤計較別人值班時怎麼都有機會打CVC?現在不僅每天打,還每天打好幾支,做一台心律不整的電燒導管就等於要打6支,真是忍不住嘲笑自己以前目光短淺哪

同事們進入次專科後,都紛紛感到壓力不同以往。不只是心理壓力,看見醫學領域的廣博深邃更是叫人自卑。以前總會期許自己可以當個厲害的人,進入臨床之後偶爾很有成就感時也會誤以為自己是個厲害的人。但現在只覺得眼前的東西都學不完了,還談什麼厲害不厲害呢

所幸在自卑之餘,這全新的生活裡還包括了許多感謝。感謝我能遇到一群對工作與教學都充滿熱情的師長,感謝有許多羽翼豐厚的學長姊不時回來醫院幫忙兼打氣,感謝我可以在陣容堅強的團隊中努力學習。當然醫療環境依舊兇險,生活益發艱難,但在混亂的世道中保有一點點做夢的權利,是幸福的!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不安

 

忙亂的一天就在一台失敗的PICC中劃下了句點,我的R3生活也宣告結束。回家的路上,一股無以名狀的徬徨襲來。



這些日子,我學會人生沒有太多的絕對。沒什麼事情是絕對有把握的,沒什麼事情是絕對沒意義的,沒什麼事情是絕對無私的,沒什麼事情是絕對公平的…



想通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學著比較樂觀面對事情。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我試著跟很機車很蠻橫的病人家屬做朋友;也因為事事都多了新的面向,我也變得比較少生氣…但是也因為這樣,生活中原本我所堅持的,我深信不疑的,那些原以為永不轉移的基石也都鬆動了。



工作以來,這是第一次的,發自內心深處的…無法不去直視的不安。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數位音樂

image

iTunes音樂在台灣開張了,台灣的合法線上付費音樂市場終於進入了新的時代。打開iTunes的頁面,周杰倫、張學友、王菲、張雨生…各個世代的明星都有了自己的版面。古典樂、搖滾樂、電影原聲帶…等各型態的音樂也紛紛上架。許多早就絕版的、國內沒有進口的音樂都變得唾手可得。所有樂曲都可以試聽,也可以單獨購買,不用為了一首曲目去買整張專輯。我開心地在各頁面間來回點選瀏覽,似乎又回到小時候的情景。人擠人的唱片行裡,把一張張的CD抽出來又放回去…樂此不疲。



擁有第一只iPod nano至今已經快七年了。這些年雖然還是大量購買實體CD,但是越來越少有機會坐在家裡好好把一張CD從頭到尾聽完了。絕大部分的CD只聽個一兩次後轉成mp3就絕少再拿出來。之後iPod中反覆播放的也就只有那幾首。有時候我不免感到迷惘,自己持續的購買行為是不是一種病態的執迷呢?



當然,親手拆開新買的CD,拿出歌詞本,聞著嶄新紙張印刷的香氣,趴在床上就著歌詞本把專輯從第一首聽到最後一首,這樣的樂趣是數位音樂永遠無法取代的。不過,時代永遠不停地向前演進,有些事情就是會被淘汰。就像現在大家都很習慣汽車了,還有人在懷念黃包車嗎?昔日唱片行裡音樂知識淵博的店員恐怕也要跟三輪車伕一樣,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了。



結束我在iTunes的雲端血拼,我回頭從CD櫃中抽出一張辛曉琪1996年的專輯,靜靜回味,連帶追想了好多上個世紀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