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金山 汪洋兩端的夢與恨

1082100_00_main

長篇小說還是需要一鼓作氣讀完。偷著片段空閒時光,花了一個多月讀完了這本『金山』,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以清末民初的加拿大華僑苦力為主角的長篇小說,怎麼看都是不討好的題材,百年的歷史脈絡也難以用短短的書摘在封底表現。真正讓人忍不住想買書來看的,其實是作者張翎自己的序文。身為華僑,張翎前後造訪了先僑的墓地與廣東僑鄉的碉樓,醞釀在心底近20年的故事終於破繭而出,不得不書。在靈感與作品之間,總存在著這樣的引誘與抗拒!小說背後的故事有時跟小說一樣引人入勝。

 

張翎的文字有獨特的魅力,更擅長具象化描寫人物心理的微妙轉變,讀者免不了會拿她來和張愛玲比較。張愛玲的筆鋒還是冷峻地多,同樣是犀利的文筆,張愛玲藏在紙張背後的是一雙無情的冷眼,好險張翎並沒有這樣的距離感。但是太好的文筆有時也是一種負擔,有些可以平鋪直敘帶過的段落經過作者稍為過火的修飾之後免不了會給讀者一種賣弄的感覺。不過這只是小缺點。讀起來還是感到珍惜的,畢竟許久沒有看到能把文字玩得這麼漂亮的作家了!

##ReadMore##

 

張翎的作品我也只讀過兩本。除了『金山』之外就是中篇小說集『餘震』(電影唐山大地震原著)。兩本書都有著同一個缺點:張翎是布局的高手,但相對地不擅長收尾,幾乎每篇故事都是忽然踩個剎車就草草結束了。『金山』最精采的段落在主人翁阿法早年遠渡重洋在金山艱苦謀生,以及回鄉娶妻的曲曲折折。阿法不服命運的脾氣與六指柔中帶剛的性格躍然紙上。夫婦倆因為命運捉弄終生不得團圓的設定頗為精彩。故事到了第二代之後便稍為失去的勁道,家道中落後更顯得發展不下去。倒不是我身為讀者喜歡看飛黃騰達的故事,看不慣悲劇。而是小說的後段逐步走向零亂,缺乏主軸。也許是僑民第二代之後的歷史資料蒐集不易,難以支撐比較完整的故事,所以東寫一點西寫一點,再加上第二代人物的個性還來不及立體化,情節主幹就散落了,故事也難再深刻。至於民初到二戰之後整個中國的動盪,在小說中只有蜻蜓點水地帶過,這塊故事還是要看陳忠實的經典之作『白鹿原』哪!(題外話,白鹿原要拍成電影了?這麼大一部書應該只能亂拍吧?)

 

掩卷沉思,其實小說最後的安排也不無道理。當年先僑華工第二第三代多數就是這樣吧?失去與家鄉的連繫,失去了文化的根源,失去了家國的認同,最後慢慢成為當地的社會文化的一個環節。再也沒有異鄉,沒有夢中的故土。前一個世紀的血淚與相思真的就如雲煙般飄渺難覓了。

 

雖然對小說後段不甚滿意,但還是忍不住讚嘆張翎對文字的掌控以及對故事性的敏感度太棒了,這應該是天賦的直覺吧!相信假以時日她一定會寫出比『金山』更棒的長篇小說的。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一直最用心 永遠最好聽 滾石的聲音

rock

11月28號,去聽了滾石30年演唱會。感動之餘,速記下難忘的片段。

1.泰武國小12人快樂天堂

非常喜歡新版快樂天堂的MV,對於小朋友們的表現沒有太多感覺,畢竟原版太經典了!

2.伍佰,五月天,張震嶽 凡人歌

看到舞台上的三人,對照銀幕上李宗盛MV的畫面,差點就哭了!李宗盛的一支筆寫盡多少癡嗔愛怨!

3.伍佰 夢醒時分4.五月天 戀曲1980 5.張震嶽 愛情釀的酒

伍佰版夢醒時分狂野異常,當他走近看台區飆唱時我覺得自己快被吃掉了…

6.伍佰,五月天,張震嶽 鹿港小鎮

即使我是在都市長大,細看這首歌詞真的有種揪心的痛!3人合唱更有種悲壯的情懷。(音響的問題在此時被凸顯…音量大到某個程度就完全糊掉了)

7.順子 回家

一代Diva不是浪得虛名…鐵肺一枚!這首歌也是百聽不厭。

8.杜德偉 情人9.杜德偉,張震嶽 鍾愛一生10.杜德偉,張震嶽 愛我別走

11.張震嶽,MC Hot Dog 我愛台妹12.馬念先 跆拳道

13.張震嶽 愛的初體驗14.MC Hot Dog 海海人生

如果我愛台妹能跟金曲獎一樣請來侯佩岑來助陣就更完美了。看到張震嶽在台上蹦蹦跳跳活像個大學生,很難想像他也36歲了(愛的初體驗還是照唱發現我未滿十八歲)!年輕的心果然很重要。

15.杜德偉 拯救地球16.杜德偉 脫掉

什麼身材、舞技其實都不是重點,我比較佩服杜德偉居然還可以梳著10年前那種油頭上台。

17.吳楚楚 你的歌18.邰肇玫 如果19.唐曉詩 告別20.馬宜中 風中的早晨21.楊芳儀 秋蟬22.王海玲 忘了我是誰

幾個大肺女將快要把喇叭唱爆了。能夠現場聽一次王海玲的忘了我是誰也算是了卻一大心願!只可惜了女神齊豫沒來。

23.李建復 歸去來兮24.李建復 龍的傳人25.七人合唱 一條日光大道

李建復歌聲嘹亮一如往昔,民歌王子啊!音樂的生命畢竟超越了政治與意識形態,即使現在的時局已經不同,聽李建復唱「龍的傳人」仍舊讓人熱血沸騰!

26.任賢齊 再出發

27.黃品源 那麼愛你為什麼28.任賢齊,黃品源 我是一隻魚

29.任賢齊,黃品源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上廁所時聽到「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的前奏,三步併作兩步衝回觀眾席。黃品源淺白的歌詞卻有詩的意境!幾十年也難見的好歌啊!

30.任賢齊 傷心太平洋

31.任賢齊,小蟲 心太軟32.小蟲 親蜜愛人

任賢齊一系列暢銷曲讓人大呼過癮!還記得當年「心太軟」從大陸紅回台灣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小蟲版「親密愛人」重新做了管絃版編曲,非常好聽,梅姑一輩子有這首國語代表作也值得了。

33.卓文萱 一句話34.黃鴻升 不屑35.卓文萱,黃鴻升 愛的主旋律

36.無印良品(光良+品冠) 掌心

感動感動感動感動感動感動感動感動!我愛光良品冠!多唱幾首嘛!

37.曹格 寂寞先生38.曹格 背叛

現場見識曹格的高音爆發力,心生「此人不紅,天理難容」的讚嘆。不過走紅後個人的造化又是另一回事了。

39.陳慶祥 浪花一朵朵40.合唱 浪花一朵朵41.合唱 小薇42.合唱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43.周華健等六人合唱 當愛已成往事 rock2

44.辛曉琪 承認45.辛曉琪 最愛

這女人打嗝都好聽!能聽到辛曉琪版本的最愛算是今晚一大收穫!辛曉琪的金曲太多了,其實很想再聽她唱一次「在你背影守候」。

46.梁靜茹 海上花47.梁靜茹 滾滾紅塵

不知道是音響失真還是梁靜茹感冒,幾乎認不出她的聲音了。可惜了她一堆經典歌曲不唱,居然擺在這個part翻唱別人的歌。

48.趙詠華 聰明糊塗心49.趙詠華 最浪漫的事

趙詠華穿了一件很像丈母娘嫁女兒會穿的恐怖衣服。不過看在她唱了聰明糊塗心的份上就不跟她計較了。

50.林凡,郁可唯,潘嘉麗 新不了情

51.李麗芬 愛江山更愛美人

經典好歌!小蟲了不起!

52,許景淳 玫瑰人生53,許景淳 睡吧我的愛

玫瑰人生結尾神來一筆,比原版高上2個八度的「此情不渝」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54.周華健 黎明不要來55.周華健 追

當然是有點失望,華健怎麼不唱幾首國歌呢?比如愛相隨、花心、孤枕難眠之類的。不過也算難得聽他唱廣東歌啦!不跟李度合唱明天我要嫁給你有點可惜。

56.清唱集錦 辛曉琪 領悟,梁靜茹 勇氣, 趙詠華 相見太晚,許景淳 天頂的月娘,李度 為愛犯了罪,周華健 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

57.周華健等六人合唱 守著陽光守著你

58.黃韻玲等合唱 藍色啤酒海59.娃娃金智娟 河堤上的儍瓜60.合唱 星期天不要見面61.合唱 你給我記住

62.娃娃金智娟 飄洋過海來看你63.娃娃金智娟 大雨

娃娃的歌聲完全沒變耶!(當然身材是變很多)飄洋過海來看你也算李宗盛殺人不眨眼的經典,百聽不厭哪!

64.黃韻玲 改變65.黃韻玲 你是唯一

改變這首歌這幾年常被選秀節目挑中!一首絕望的歌被這般炒紅讓人覺得有些彆扭。其實我蠻想聽「結婚喜帖」的。

66.庹宗華,李明依 算不算是一對戀人

感想一:他們兩個的歌喉還不賴啦!感想二:昔日男偶像請不要再胖下去了!感想三:為什麼不唱經典禁歌: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67.黃嘉千 愛已經滿滿的68.趙之璧 在你和天空之間

69.錦繡二重唱 明天也要作伴70.合唱 就在今夜

錦繡的合聲也是被恐怖的音響整個蓋掉!這兩位的好歌也很多…當年忽然就不紅了…

71.五月天 憨人72.五月天 溫柔73.五月天 人生海海

今天感覺爆發力沒出來。但第一次聽五月天現場,確實感受到音樂背後那股不斷旋轉匯聚的魔力。(怎麼不唱志明與春嬌?)

74.陳昇 擁擠的樂園75.陳昇,曹啟泰 秀我還是要上

76.郁可唯,李正帆 寧夏77.陳昇,郁可唯 One Night in Beijing

78.陳昇 把悲傷留給自己79.陳昇,曹啟泰 Summer

整晚最free style的演出!陳昇穿短褲趴在沙發上從舞台緩緩升起,曹啟泰也是停不住地胡言亂語,大high歌summer讓我都想去游泳了。

80.李恕權 迴81.李恕權 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

歌聲完全被音響蓋掉了…

82.潘越雲,王識賢 茶室春秋+ 舞池

讚!台味十足!有陳昇和曹啟泰兩個瘋子在旁邊伴舞更是妙不可言。

83.潘越雲 天天天藍84.潘越雲 浮生千山路85.潘越雲 我的思念86.潘越雲 再見離別87.潘越雲 無言的歌

沒能聽到情字這條路雖然可惜,但賺到這段組曲非常值得!阿潘的經典真的太多,組曲壓軸的無言的歌那反覆的呼喚尤其動人,好想回家就把這張CD翻出來複習!浮生千山路是作家陳幸蕙填詞,這樣文學性的歌詞而今再難見到。(再賞我ㄧ首野百合也有春天就更完美了)

88.潘越雲,陳昇,曹啓泰 鼓聲若響

89.伍佰&China Blue愛情的盡頭90.伍佰 樹枝孤鳥91.伍佰 挪威的森林

High翻了~~

92.蘇慧倫Lemon Tree 93.伍佰,蘇慧倫 被動

忽然想問問蘇慧倫是不是晚上都睡在冰箱裡?跟10年前的MV長得一模一樣!這兩首真的好經典,如果能加唱我ㄧ個人住和愛我好嗎,我可能會哭出來

94.蘇慧倫,黃妃 追追追95.黃妃,伍佰 愛情限時批

96.劉若英,伍佰 很愛很愛你97.劉若英,伍佰 浪人情歌

這樣的表現有點意料之中,早知道這對組合這麼沒爆點,奶茶還不如和昇哥合體演出,順便讓那些媒體樂一下啊!看到奶茶著皮長靴舉步維艱的樣子真的蠻不忍心的。

98.伍佰,陳昇 愛妳一萬年

充滿殺氣的伍佰配上懶洋洋的陳昇,兩大天王的組合有種不協調的痛快。

99.大合唱 快樂天堂

殘念!音響被關了…燈火通明的小巨蛋中,悠晃晃的空間裡大家輕輕地唱著「告訴你一個神奇的地方…」,那種感動比一首正式演出的快樂天堂更教人難忘!

回想起讀書時那段守著收音機的日子,那段需要存錢買CD的日子,不識愛情滋味卻把首首情歌背得滾瓜爛熟的日子…都是滾石的音樂在陪伴我!飛揚的音符點綴著青春的足跡,成長的年輪因為這些音樂而更深刻!30年的光陰有限,5小時的演唱會更是有限,而歌是永遠都唱不完,感動更是永遠不會停,這就是音樂的生命力。羅大佑在戀曲1980問了: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滾石的音樂就給了最好的解答!因為這些美好的歌曲,將存留在我記憶裡…永遠!

rock1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天鵝之島

swan

看了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的長文『殺人兇手』,心中很有感觸。因為一場颱風帶來的災禍,政客可以輕易地將反對興建蘇花高的群眾冠以「殺人兇手」的罪名。蘇花高該不該建在此已不是首要問題,這樣的情況正讓人想到那句老掉牙的話: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樣的情況告訴我們社會確實不復淳厚,漸趨澆薄。

我想起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掀起一陣風波的部落格文章「恐龍醫生」。一個財經專家不滿意醫生幫自己小孩問診的方式與態度,在某公眾媒體的部落格上直接以「恐龍醫生」為標題批評該位醫師。我自己看到這篇文章時也感到心痛,因為這是非常嚴重的指控與詆毀。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看病時不覺得醫生馬虎敷衍,回家之後越想越是一頭霧水(醫生自己變成病人時可能也有)。私底下罵一罵大家都會,但是在公眾平台發表出來又是另一回事。憑著5分鐘的交集便可以否定你的醫德,進一步封你為「恐龍醫生」!無怪乎這樣一篇文章會引起一連串的反彈。

批評,實在太容易了!順便用幾個聳動性的字眼 增加能見度,也是司空見慣。可惜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有建設性,但幾乎所有的批評都有破壞力。輕率而下的批評尤其如此,煽動情緒的批評亦然,

我忽然想到小時候聽的一個故事。某個老國王臨終時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問了他們一個怪問題:如果可以變成一隻鳥,你希望變成哪種鳥?

大王子希望變成老鷹,因為兇猛威武的老鷹可以保衛他的王國。

二王子希望變成大雁,因為大雁能夠帶領家族南飛過冬,治理王國正需要這樣的領導才能,

小王子說,希望自己變成一隻天鵝。因為天鵝的脖子很長,心裡的話要經過長長的脖子才會說出口,才不會說出不負責任的話。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小王子的回答獲得父王的高度肯定(反正所有童話寓言都是老么獲勝嘛~),獎賞我倒是忘記了。

我們生活在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躲在電腦螢幕後說話很輕鬆,許多不合邏輯的論調,情緒性的字眼就這麼氾濫了。但是人人可發聲並不意味著不需要負責任,而且這個責任已經不是誰說錯話誰認錯道歉這麼單純了,它成為整個群體的共業。隨處可見的中傷與挑撥,我們的社會因為這樣的言論不節制與不理性付出了龐大的代價。

我忽然很希望有一種魔法,把這個島上的人都變成天鵝。就讓我們的脖子從電腦螢幕後面伸出來吧!我不想要再聽到誰變成兇手誰又變成恐龍了,我想要一座天鵝之島!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星塵之子

昨天,新生兒加護病房來了一個新朋友。

小寶寶足月出生卻不到兩千克,馬上被發現心臟結構異常又沒有肛門,插上了呼吸管,搭著救護車緊急從新竹送過來。原本平靜的NICU瞬間湧入十幾位醫師圍了兩三圈,大家忙著處理,忙著討論。擠不進內圈的人便忙著開藥開檢驗單打電話。因為太想知道孩子究竟怎麼了,兩台超音波同時被推來,一台掃心臟一台掃大腦。兩個探頭就這樣在寶寶的身子上滑動著。

心臟的看起來不妙,若不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還沒閉合,為寶寶爭取了一點點機會,他可能已經不行了。大腦看來更糟,許多地方都沒有發育完全,一看即知這樣的大腦不可能正常運作。換言之,就算救了回來,別說當個正常的小孩,他可能根本就不會醒來。漫布顆粒的超音波影像歪曲著,像是一句嘆息。

孩子的父親當晚便決定不要積極治療,也不願意再進一步檢查究竟是哪一部分的遺傳異常。小小病床邊的十幾個醫師漸漸散去,只剩下護士阿姨守在床邊。隔天早上,大家仍討論著小寶寶的病情,只不過很多疑問是不可能解開了。隔著保溫箱的透明罩,插上呼吸管的他仍賣力地喘著氣,散著殷紅出血點的小小胸膛不停顫動。兩只緊閉的小眼始終未曾張開,肥短的手腳指像是早凋的花苞扭曲著,輪廓淺薄的耳朵像未完成的黏土作品,斜斜貼在兩側。望著保溫箱裡的他,很明顯地不能適應這個世界的一切。忽然想到那些記錄超自然事件的書籍中,才被抓到幾個鐘頭就死去的外星人寶寶。也許你也是不小心走錯了路,才來到這個世界上吧?也許不是你格格不入,是這樣的人間太不友善。換作宇宙的另一個角落,你可能是個健康的寶寶?

當然,這樣的奇想實在太不著邊際了。我會這樣想,可能只是想讓寶寶知道,雖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數十個小時,並不代表這其中沒有愛沒有關懷,只可惜更多的是無緣的遺憾!

在停掉所有藥物後,寶寶仍然支撐了12個小時,幾度停止了呼吸心跳卻又自動恢復,頑強的生命力讓人嘆服。可能,寶寶現在已經回到屬於他的星系,細數這短暫迷航的見聞點滴了。

放下所有迷網,苛責,疑惑之後,我選擇鑽進這奇異的幻想之中。至少在我編造的版本裡頭,不需要去爭論對與錯。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今天中午意外聽說CPR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是哪裡來的冷靜,居然拎著我的雞排靜靜走回門診治療室,對著窗戶一口一口地把雞排豆干吃完。或許是因為我知道這肯定就是句點了,或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需要體力應付下午的工作。但畢竟是跟我這麼熟稔的一個孩子,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也覺得自己冷酷。

當然這午餐是不怎麼美味的,就像人生的許多事情一樣,粗礪難以下嚥。

我對門診護士說:『我去樓上排個病床』就往樓上衝,換好衣服跑進移植室的時候,剛好聽到學長在宣。望了一眼病床,直覺那並不是她。不是那個推著點滴架跟我討價還價的皮蛋,不是那個被我瞞著媽媽on到第二針卻一聲也不吭的小女生。

也許,老天爺是有意的,既然是好朋友就一起作伴了?

我沒有多作逗留,沒有如往常地走上前握著她的手要她放心走。因為這份瀟灑對當下的我太過牽強,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她的母親。走出移植室,護理站照樣有孩子們嬉鬧著,所有醫護人員恍若無事般繼續工作著,家長心照不宣地繼續串門子。這份令人窒息的太平教人頭疼。下午,同事們碰面點個頭,交換了這個消息後便各自無語。千頭萬緒又怎能找到一個方式去訴說,只能各自低頭掩蓋心頭那猛然被砸出的巨大空洞。

六個小時後,所有參與CPR的人都盛裝出席了科內的迎新宴會。觥籌交錯,氣氛熱絡。我自己主持也十分盡興,玩地很瘋。但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過後,妳問我這兩天快樂嗎,我卻嘆了一口氣。

我現在想起來這口氣是為何而嘆了。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生命有一種絕對

4c709281616c3

支持劉若英十幾年,終於有機會去看她的演唱會。

在硬體與表演設計上,這場演唱會都已經具有國際級水準,但真正讓人難忘的是劉若英的真誠與奮不顧身的表演態度。

雖然每每在電視上看到她唱歌總會捏把冷汗,但看她毫不馬虎地在台上幾乎是無間斷唱了三個半小時,你怎能說她不是實力派歌手?當她坐在一萬人面前訴說自己的孤單與堅持,還有小小的信念與盼望,又怎能教人不動容?

從沒見過有哪個人開演唱會閉幕曲居然是唱別人的歌!不過『生命有一種絕對』確實精準地點出了整場演出呈現的精神。

恩,唱了超過40首歌,翻唱曲雖多,但十幾年來的重點曲目幾乎都唱到了。唯一遺憾的可能是沒聽到『一次幸福的機會』吧。不過以自己目前的狀態似乎也不太適合聽這首歌啦。

悲喜手記

一個病人前陣子走了,走得很突然。

小女孩在很短的時間內喪失了製造各種血球的能力,也同時喪失了所有的免疫力,自此無法承受任何細菌病毒的攻擊。從發病的那一天起到她離開人世的那天,五個月的時間裡,她只有7天沒在發燒。

因為一些信仰與觀念上的歧異,拒絕輸血,拒絕使用抗生素,不願抽血檢查,拒絕進行完整的移植評估,不願繼續治療執意回家…我們與女孩父母的溝通始終非常費力。照顧這樣的小孩實在是讓人焦慮!一開始焦慮著找不到病原菌,你沒有辦法像家長解釋為什麼小孩子一直在發燒;等病原菌培養出來了更焦慮,明明是對的藥卻還是沒有辦法奏效。每次換了新的抗生素之後充滿期待,隔天來上班卻看到她的體溫曲線還是像惡魔的利齒般張揚著。原本是害怕她的弟弟配對不合無法捐髓給她,後來更擔心家長不肯考慮移植。

一切來的突然,有一天,女孩的心臟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煎熬,停止了跳動。我發現這一切的擔憂都變得無關緊要了。

女孩走後,我感到失落而且無力。過去五個月像是一場消耗戰,我們針對了這麼多問題在拉鋸,在爭取,又急又氣,筋疲力竭。然而讓我們焦頭爛額的種種問題擺在生死面前,真的就無關緊要了。因為無論我們多努力,最後終究失敗了,就是這樣!

女孩走後2小時,另一個小女孩也在病房平靜地嚥下最後一口氣。

這個小女孩是病房的寶貝,她已經治療很多年了,大家都非常喜歡她。小女生的腫瘤百折不撓,用盡一切療法還是不斷轉移。而小女生就跟她的腫瘤一樣是個堅強的小鬥士,每當她從化療的折磨中回復過來,就是個甜美的小可愛,又調皮又貼心。大家心疼她,更佩服她偉大的媽媽。

親眼看著自己關心的病人日漸形銷骨立,除了沮喪,更多的是難捨。她走的那天早上,我衝去病房想說聲再見時已經來不及。整個護理站氣氛凝重,大家都強忍著悲傷繼續工作。望著走廊的另一頭,我沒有勇氣走進空蕩蕩的病房。

儘管多年的努力終究徒勞,回顧我與她還有她的超級媽媽之間的點點滴滴,我覺得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這些孩子是我們的寶貝也是我們的老師。偶爾無事的片刻,我總會想起堆滿笑顏的大光頭與玩具刀,想起五彩繽紛的矯正鞋和可愛的鴨子步伐,想起大象背包與巧虎玩偶,想著想著視線便模糊了起來。

於是我再也分不清什麼無關緊要,什麼至關重要?

-------------------------------------------------------------------

文章寫了一半就擱著了。這幾天,我又送走一個孩子。

男孩懂事也聰明。他的病情無法控制早已成為事實,但父母為了保護他,始終沒給他知道自己的病情。直到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機會(即使他願意)跟家人道別。

男孩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多禮拜,這段時間裡我屢次勸家屬簽署不急救同意書都失敗。勸到最後我也不忍再開口。隱瞞病情,堅持急救…雖然我不能認同這些決定,但任誰也看得出來父母有多愛這個孩子,愛到不能放手,愛到不能再也不願錯失一絲一毫機會。

男孩在加護病房插著呼吸管,還有鎮靜藥物讓他安睡。但在病情急轉直下的前一天下午,他醒了,淡淡地望著我,雙手微微顫動。我解開他雙手的束縛,拿了紙筆給他。或許,這是他唯一的機會可以告訴我們他的想法了!或許他會說他都知道自己的狀況?或許他會叫爸媽不要擔心他?或許他會拒絕急救?或許他只是單純想說插著管子不舒服。他握著筆卻始終沒有力氣寫字,連一條線也畫不出來…半天之後,男孩出現敗血性休克,再也沒能醒過來。最後父母同意不要壓胸與電擊。我握著他的手,要他放心走,親眼看著心跳從100,60,30…最後是一條直線。

當醫病之間有一定的感情,剝離時是這麼地痛,有時候真覺得自己無法承受。

男孩走的第二天,我手上所有病人的狀況都顯著地進步了!懷著一份複雜的喜悅心情,我把忍住的眼淚與傷心留在昨天。或許這種違反「人情工學」的悲喜交集就是加護病房的常態吧!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夏季練習曲

untitled

生活中的驚喜,跟靈感一樣,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不過砸在牛頓頭上的靈感是顆蘋果,掉在我身上的驚喜則是陳綺貞演唱會的門票。

或許有人把參加陳綺貞的每一次演唱會當作一個目標在追尋,落寞如我,幾乎已經把錯過陳綺貞的演唱會當作年復一年的慣例了。所幸今年有了這個破例!讓我能走進綺貞的夏季練習曲,在被她征服超過10年之後終於能親見現場的魅力。

##ReadMore##

才說是十幾年忠實歌迷就打嘴囉!開場曲「小塵埃」就被我誤認為是新歌(整張Groupies就像溽暑午後的瞌睡,聽到後面真的糊成一片),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失明前我想記得的47件事」。不過剩下的歌幾乎都可以從頭到尾跟著哼了。原本以為聽到「狂戀」會情緒翻湧,聽到「嫉妒」會潸然落淚,聽到「魚」會心口發燙…但出乎意料地,我只是帶著微笑聽著她唱出這一首又一首陪伴我度過悠悠青春歲月的歌…曾經掏心掏肺地以為這些歌為我說出了什麼故事,想不到在這愜意的夏夜裡,那些「曾經」都成了舞台上微微發光的星星。褪下了不切實際的多愁善感狂悲狂喜,只剩下單純聆聽的幸福。

untitled1 大明星幾乎是唱完10首歌之後才開口說話,害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王菲的演唱會了。我很喜歡「La vie en rose」與「一起去巴黎」兩首歌的組合,一點點輕爵士的詮釋風格,搭配著蕉風椰雨的佈景,那專屬於夏季的調皮,慵懶與浪漫就自然暈散了開來…題外話是「一起去巴黎」那整張專輯都不錯,但好像是侯湘婷歌手生涯的終結?話說陳綺貞很少幫別人寫主打歌的..

整個場子在老大走下舞台高唱「1234567」之後就整個玩開了!哪有歌手在演唱會上直講「把你們的相機拿出來」這種話的呢?更別提堂堂一位氣質才女趴在欄杆上對歌迷招手挑眉這種危險的行為啦。總之我握到她的手了!但是那一瞬間實在太多手伸過去,匆匆握完就結束,也許我握到的是某歌迷的手也不一定?媽祖巡迴整晚總共繞境3次,近距離接觸偶像真是福至心靈哪!

IMG_0863 安可曲諸如「還是會寂寞」、「太聰明」、「告訴我」等都走國歌大合唱路線。聽大芭樂「告訴我」時忽然發現自己出現在大銀幕上真是把我嚇了一跳!這些歌都陪伴我走過太多日子,那些深印在記憶中的歌詞對我已經超越了字面上的意義,轉化為一種熟悉的慰藉。真正有點想哭是在spotlight照在觀眾席裡的陳媽媽身上,然後陳綺貞抱著安全帽站在台上第二次演唱「旅行的意義」。雖然歌是在傾訴旅行與漂泊,她卻唱出了歸屬與依戀。那一刻我想到:即便是她這麼有才華的人,還是需要很多的支持與包容,當然還有這麼多人的喜愛,才能做出這些動人的音樂。忽然間我被這些背後的力量所感動…然後很高興自己也是這份力量中渺小的一份子。

演唱會算是相當盡興了,除了陳綺貞永遠純摯的歌聲之外,整個硬體與視覺呈現也讓人驚艷。當然難免會有想聽的歌沒唱到(我自己最想點唱「和你在一起」或「下個星期去英國」),只能期待下次演唱會還能再躬逢其盛囉。

至於演唱會完隔天早上要報meeting,就算後話了。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R2速寫

R2,住院醫師第二年,住院醫師訓練的重點黃金期,honeymoon to a junior resident,關進加護病房修煉的一年,再也沒有藉口說自己不會,不能再粗心犯錯,終於可以年休出國,薪水多一點點,值班數少一點點…

上面這些句子,其實都在說同一件事。

這個月就是從R1晉升R2的轉換期。大病一場並且打著點滴上完一班假日急診之後,我從七月下半投身PICU刺激的世界裡。然後就真的被當作新科R2了。

那來驗證一下這些對R2的敘述吧!第二年?真的。訓練黃金期?真的。Honeymoon?難怪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加護病房修煉?真的。沒有藉口?真的。不能粗心?真的。年休出國?還沒放到之前都還不算真的。薪水多一點點?待查。值班數少一點點?真的。

真真假假check完之後,發現還有一件事情是真的:ICU真的很好玩!當然好玩的前提還是要把病人顧好,好玩的原因也是因為病人不好顧。進了ICU才發現過去一整年裡自己真的是個懶惰的住院醫師,回家幾乎都不太讀書的。這個月每天回家都必須讀書,赫然警覺時間真的不夠用。也是上班有史以來第一次,我發現自己撥給課外書和CD的預算到了月底還沒花完!CD大不了轉轉檔案放進iPod上下班囫圇吞棗聽一聽,課外書就真的只能擺在桌上生灰塵了。想看的小說沒時間看,想想真的不甘心,但更不甘心的是自己變成一個沒路用的無能住院醫師,所以也只能做出犧牲。

這又讓我忽然想起某位前輩的話:往專業邁進的路途其實就是一段關於割捨的旅程。你一次又一次做出割捨與讓步,最後留在手上的,便是你的專業。

而我又禁不住想起某位學姊與我的對話:
「學姊,你R1R2都利用什麼時間讀書?」
「就都沒有讀書啊~~」
「真的嗎?那你到什麼時候才開始讀書?」
「考兒專前三個月啊~~」
因為學姐本身很強,所以事後回想起來,她說沒讀書應該是唬我的吧!就像以前在學校功課好的人都會說自已沒唸完這樣…提示:講這段對話時我在做bone marrow biopsy…

PICU的起步讓我對於R2生活有很大的期待,但是話說回來,趁著不值班的假日把meeting的投影片做完,還是抓緊時間讀本小說吧!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玩具總動員3』

嚴格來說,自己也算是隨著這個系列電影長大的。

toy_story_three_ver10

第1,2集推出時我是個漸漸疏遠玩具的中學生,第3集推出時已經是徹底封藏兒時玩具的社會人士了。而遺忘電影就像遺忘玩具一樣容易,隨著Pixar一年一年推出新的作品,無窮的想像力與幾可亂真的電腦技術屢屢教人刮目相看,自己也漸漸淡忘了『玩具總動員』,懷疑編劇團隊是不是創意枯竭才想回頭挖老本來推續集?更好奇相隔11年推出的續集電影能夠吸引多少老影迷回籠呢?

幸虧我是多慮了!『玩具總動員3』機智、幽默,溫馨感人更勝作。若以孩童與玩具間的情感刻畫與玩具的心境描摩而言,第3集並沒有做更多的突破。順著1,2集的架構走下來,玩具的忠心耿耿與不甘寂寞甚至顯得有點樣板化了。而『玩具總動員』系列之所以成功,便是因為這樣板化的相處模式遍存於每一個孩子與他們曾經鍾愛的玩具之間,所以如此容易產生共鳴。

未命名

轉念一想,『玩具總動員』不就像是另一個面貌的寵物電影嗎?當只能搖搖椅巴眨眨無辜雙眼的小狗變成了會講話的玩具,大聲喊著永遠要 be there for you,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到你的身邊,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呢?更棒的是『玩具總動員』避開了寵物電影最爛的老梗,畢竟玩具不會老也不會死。

『玩具總動員3』的成功在於它為成年的影迷們找到了一個出口,它重新定義了玩具與主人在時空變遷後應有的合理關係。電影節尾Andy把玩具們送給鄰居的片段深深撞擊了我的淚線。藉由電影,我們彷彿也誠懇地對兒時的玩具道別了…這是我們從未想過也沒有機會做的事情。

有這麼多朋友在電影落幕時哭花了臉,實在不是沒有原因。

當年『玩具總動員2』推出時,業界曾稱其續集比首集還精彩,此一成就媲美『教父』。而今『玩具總動員3』又超越了前一集,經典當之無愧!

未命名1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珍惜

回到總院上班,生活節奏馬上三倍速快轉。這樣的步調之下,也就很難有什麼空閒靜下來整理思緒,忽然發現R1最後一個月渾渾噩噩地就要過完了!在最近高速運轉的生活中,如果有什麼小小心得的話,居然是非常老套的:要珍惜生命。

可能是因為這個月都在照顧生病的新生兒,面對著生命最初始的模樣,讓人特別有感觸。躺在保溫箱裡的小寶寶彷彿在他自己的小宇宙裡面泅泳著。他們不太會動,不太會吃,甚至不會呼吸…於是他們被放在保溫箱,好像小雞再回到蛋殼裡面,等著他們慢慢成熟,等著他們終於準備好面對這個世界。

早產兒打從降生的那一刻開始就面對了重重的考驗,有些小寶寶跨不過這一關,就在蛋殼裡面永遠地沉睡了。順利長大的寶寶們進步神速,不時會帶來驚喜。小寶寶剛離開保溫箱的那幾天,大家才有機會好好地看清楚他們的長相。常常是照顧了某個小寶寶幾個禮拜了,才發現他/她長得這麼可愛!

在這哩,昭示了生命脆弱與強韌的兩個面向。

有時候,我也會抽空離開新生兒病房,跑去腫瘤病房探望我之前照顧的小朋友。那天我又去探望了我最喜歡的小孩,他阿嬤說他前兩天吵著吃粽子,吃完肚子就痛了。這樣的故事聽在醫生耳裡實在是有點咎由自取,沒什麼好同情的。當我也想要順著阿嬤的話接下去叨念他不應該吵著吃粽子時,我忽然語塞了。我盯著他腫脹的臉,發現自己幾乎已經想不起來半年前他的模樣,腫瘤正一步一步地侵蝕著他的身體,絲毫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我一邊拉著他的腳丫子和他玩拔河,一邊難過地驚覺他的人生也許再也沒有下一個端午節了。所以,天哪!就讓他吃點粽子,肚子痛就肚子痛吧!

或許呀…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發生在幼小生命的劫難與祝福,才讓我不禁起了這麼老套的感嘆:要珍惜可貴的生命!這就是一整年住院醫師生活的感想了。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歲月神偷

0836334 那天頂著初夏的微雨去看了這部『歲月神偷』,電影的鑿斧過深,感動卻依然真切。

##ReadMore##

全片以小男孩的視角去看40年前的香港,緬懷那段物資貧乏但心靈富足的時光。一家人走過了颱風無情的摧殘,忍過了地方官刻薄的剝削,也熬過了至親病歿的傷慟。回首望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經歷了一重又一重的悲喜,驚覺過往的時光再也難以追回,原來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life100301b說來矛盾!電影中確實有許多港式電影的陳腔濫調(公式化的青澀戀情與童話故事般的病榻重逢),有些地方也過份煽情造作(比如大兒子去世後護士們紛紛對任達華吳君如投以憐憫卻欲言又止的目光;還有千金小姐隨手送吉他,大兒子真的捧著光溜溜的吉他,連個盒子套子都沒有地帶回家了)。也有人批評對於舊香港的觀點有失偏頗,甚至因應當今政治環境而有了「辱英媚中」的情節。即便有這麼些顯而易見的刻意安排,你還是能深刻地感受到整部電影洋溢著一股真誠。也許因為這是導演自己的故事,劇中的角色也都一一能從導演的童年回憶中找到對應,所以你還是能夠從穿透那些電影手法,清楚地看見故事真實的那一面,看見小人物的可愛,小人物的可悲,小人物的可敬。你還是聽著導演娓娓訴說,喚起了心中的溫柔。

劇中大兒子得血癌的部分讓人特別有感觸。偌大的病房塞滿了病床,病患沒有私人的空間,沒有陪病椅更沒有陪病床。夜裡家人返家後,病人只能獨自面對漫漫長夜,與病魔搏鬥。不只醫生要紅包,連護士抽血技術好不好也有價碼可以談(以前香港的醫療真的是這樣子嗎?)。我看著看著便感到十分慚愧。自己身為醫生,時常被繁忙的臨床工作壓地透不過氣。上班時渴望著下班,值班時巴望著交班,這已經是習慣性的心態。有時我真的忘了,醫生護士再怎麼辛苦,又怎會比病人辛苦?又怎會比一面照顧病人一面維持家庭的病人家屬辛苦?步出電影院時,我暗暗期許自己,以後一定要對病人更好一點,對工作少抱怨一點。諷刺的是,隔天我在醫院就碰到了許多張牙舞爪的病人家屬,氣燄囂張,討價還價,我那才激起的熱情又給澆熄了。

p905191a12874365 電影就打造了一個溫暖的夢,擦拭了我的單純與認真;但現時又像一口惱人的鐘,喚醒了我的多疑與世故。夢與醒之間的距離,標註了真實人生的重量,那可不是金魚腦海中過眼即忘的浮光掠影,也不是看個電影擦擦眼淚這樣子簡單。夢醒天明,只能像吳君如在片中的台詞:「一步難,一步佳」,昂著頭繼續走下去。

電影主題曲『歲月輕狂』由導演羅啟銳親自填詞,千言萬語,就在歌聲中了:


水一般的少年 風一般的歌 夢一般的遐想 從前的你和我
手一揮就再見 嘴一翹就笑 腳一動就踏前 從前的少年

啊~ 漫天的迴響 放眼看 歲月輕狂
啊~ 歲月輕狂
起風的日子流灑奔放 細雨飄飄 心晴朗
雲上去 雲上看 雲上走一趟
青春的黑夜挑燈流浪 青春的愛情不回望
不回想 不回答 不回憶 不回眸 反正也不回頭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Pogorelich演奏會

pogorelich2

適逢鋼琴詩人蕭邦200歲誕辰,全世界今年都在瘋蕭邦。台灣一整年也有聽不完的蕭邦,而在眾多音樂會之中,Ivo Pogorelich所端出的曲目算是最豪邁的了。不僅有大格局的蕭邦第三號奏鳴曲,還有高難度的拉威爾『加斯巴之夜』組曲。兩道主菜間居然還安排了李斯特『梅菲斯特圓舞曲』下酒,真的讓人不得不驚詫於大師的手筆。關於Pogorelich的故事也算是聽得不少,諸如早年在蕭邦鋼琴大賽被淘汰卻意外引起國際注目而成為巨星 ;把大自己21歲的老師娶回家,喪偶之後消失在國際舞台,甚至引來許多精神失常的揣測等等。這並不是Pogorelich復出之後第一次來台演出,根據許多國內樂友的說法,Pogorelich的音樂變得「非常不一樣」,現在他的風格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我一方面對演奏會曲目充滿了期待,另方面也好奇他會怎麼改造這些曲子。更好奇的是整場曲目排下來已經相當重,加上江湖上流傳他近年喜愛慢速演奏,究竟要彈到幾點才會結束呢?

早年的Pogorelich以狂放不羈的外型瘋迷樂壇,近年則常有達摩祖師的裝扮出現。當他步上舞台時我鬆了一口氣,好險是規矩的黑色燕尾服,我受夠了演奏家來東方演出就會穿唐裝(或中式服裝)的奇妙慣例。但是波哥呀!你腳上那雙白到發亮的夾腳拖鞋是怎麼回事?燕尾服配夾腳拖,恩,我想今晚再沒有什麼事情能嚇倒我了(後來證明我錯了….)。

##ReadMore##

Chopin: Nocturne E flat major, Op55 No.2

Chopin: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上半場是蕭邦的作品為主,一首夜曲一首奏鳴曲。Pogorelich帶譜上台,以超乎想像的慢速演奏,平均一條旋律線要中斷個三到五次,音量非極大則極小,許多漂亮的句子就像草寫簽名一般輕輕帶過了。如果是沒聽過原曲的聽眾,可能只能乾坐胡聽一番了。至於知道曲子該是什麼樣子的聽眾也相當辛苦,因為在散漫錯落的音符間尋找自己理應熟悉的樂句不啻為一種折磨。偶爾當左右手終於調整到同步的時候我的眉頭會稍微放鬆一點,但往往幾秒過後又分崩離析了。演奏家早年曾為夜曲Op55 No.2發行過錄音,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他年輕時現場演奏第三號奏鳴曲的錄影。當年的詮釋已經不算快,但跟現在比起來簡直是極速衝刺了。有時候甚至會懷疑,他這樣坐在那邊,一分鐘彈地音符恐怕還沒有調音師多。

Loszt:Mephisto Waliz No.1

1568f346_s蕭邦奏鳴曲之後立刻接著原本應該排在下半場第一首的梅菲斯特圓舞曲,害我一度以為今天沒有中場休息了(也好,中場休息的時間都被大師用來lag了)。這首魔邪癲狂的作品為演奏會帶來第一個亮點。前半段的演奏速度與音量正常,演奏家奮力演繹出惡夜之中的詭譎與凶險,其觸鍵之狂暴居然還讓鋼琴小小挪移了(鋼琴家彈到忘我處座椅退後者眾,把鋼琴震退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可惜樂曲到中段後又漸漸拆解成我不認識的樣子了。上半場結束燈亮時,觀眾席間瀰漫著困惑與驚魂甫定的神奇氛圍。

Brahms: Intermezzo A major Op 118 No.2

下半場開始前臨時宣布加演布拉姆斯的間奏曲,聽起來像是把Encore往前移的感覺(聽說前兩天的誠品小型音樂會也是這樣改),這樣調整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第一次聽這首曲子是在電影『色 戒』的原聲帶中,是一首相當優美的小品,也很容易彈得濫情。當然這晚波哥先生的問題也許不少,但絕對不可能包括濫情(1992年的錄音室版本就已經很內斂了)。依舊是慢速,而我竟然挺欣賞的。稍嫌凌亂的演奏中隱約仍能辨識主旋律的緩緩推進,這份『隱約』造就了樂曲的另一種況味。這當然不會是最理想的詮釋,但確實彈出了新的境界。

Sibelius: Valse Triste Op 44 No.1

Ravel:Gaspard de la nuit. I Ondine, II Le gibet, III Scarbo

要不是有布拉姆斯從中鬧場,音樂會後半段的曲目是鬼氣森森三連發,越彈越是魔性堅強(反正他老兄連夜曲也已經魂不附體)!悲傷圓舞曲這麼靜態的曲目理所當然被Pogorelich彈成搖籃曲了。『加斯巴之夜』這首畫面性十足的超技作品算是本日重點,第一樂章「水精靈」相當不錯,頗有他當年錄音版本的風味。可惜畢竟年事漸高,CD中激情的片段如今變得沉斂許多,也削減了魅惑眾生的感染力。第二樂章『絞刑台』就跟當年錄音版本截然不同。貫串整個樂章的喪鐘聲從CD版的輕聲叩問變成迴盪不絕的厲聲催命,原本蕭索的荒涼氣氛更進化為煎人的肅殺。據說Pogorelich有辦法將任一指獨立出來做出個別的音色與音量,此功力在『絞刑台』表露無遺。第三樂章『史加波』因為結構太複雜,我自己也沒有很懂,所以面對波哥的詮釋就無法激起太多共鳴了。

Pogorelich-Ivo-01曲罷Pogorelich自己把琴鍵闔上,連後面的音箱都蓋好才鞠躬謝幕,擺明就是不回再Encore了,果然沒多久就踩著那雙刺眼的白色夾腳拖鞋步入後台,觀眾也以最快速度散場。其實此時已經超過晚上十點半,換做別的鋼琴家,別說是安可曲,連簽名會都快結束了吧!說到這晚的簽名會也是一絕,雖然是大排長龍,而且沒有規定簽過的人不能再排隊一次,但是我懷疑整場簽名會時間有沒有超過5分鐘?想不到他彈琴這麼慢,簽名竟是神速。我回家仔細看了CD封面上的字跡,覺得實在很像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的心電圖波形,一個波峰代表一個音節之類的….

回想整晚的音樂會,我必須承認自己朝聖的成分遠大於實際收穫。畢竟他現在走的偏鋒絕對不是他當年賴以成名,甚至迷倒眾生的武器。上網搜尋,亦可以發現不少樂迷惋惜的聲音。以他的名氣,他當然可以維持現在的風格繼續演奏下去,但我的捧場可能到此為止了。翻閱這晚的節目表,裡面有詳盡的曲目解說甚至曲式分析,足見主辦單位的用心。但是當這些名曲詮釋被演奏家完全推翻的時候,你再回頭看這些文字,發現完全無法幫助你了解當下的演出,就覺得跟廢話差不多。

想想也覺得諷刺,藝術家沒有義務讓他的作品變得好懂,所以世人往往等到某些大師過世之後才還給他應得的推崇。但是我們同時也趨之若鶩地去朝拜我們不懂得欣賞的藝術,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離開音樂廳,我的腦中空盪盪,然後一點一點地被困惑填滿了。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沉睡的赤子

天地不仁的世間,我們必須讓自己更堅強,並且更願意付出愛。

這個月,被派到桃園的醫院支援小兒科。今天發生了一件頭條社會新聞,受害者被轉送來我們醫院之後,媒體便聞風而至包圍了急診室。因為其中的小朋友雖然生命徵象暫時穩定,仍必須送到樓上的小兒加護病房照顧,該怎麼繞過大批記者,讓小孩安全抵達加護病房便讓大家十分頭疼。我隨著主治醫師、護理師躡手躡腳到樓下去接病人,考慮到推病床進出一定會引來大批媒體追逐,只好將小朋友抱在懷裡,偷偷經過一道暗門以最快的速度通到電梯。

誰也沒想到,即便是這麼小心了,電梯中還是混進了一名狗仔。在電梯如此狹窄的空間裡,他就肆無忌憚地用像手機一樣的東西拍了起來。我們抱著小朋友,其他醫護人員與社工在周圍阻擋著鏡頭。那心情…又驚又怒!1樓直達10樓的電梯,總共也只花20秒,但孩子是昏迷的,他不知道自己與命運搏鬥的同時,還逼須承受這樣的羞辱。這是他生命最脆弱最狼狽的時分,那鏡頭殘忍地伸了進來,進行它最習以為常的事情…窺探。窺探…是這世上最靜態的毀滅!

步出電梯之後,我們迅速衝向加護病房,立刻有人把狗仔攔在後方。倉促之中,我回頭瞥見了他臉上淡淡的笑。那是一種「你奈我何」的笑,一種「漠不關心」的笑。對他而言,或許這跟偷拍名媛逛街購物沒什麼差別吧。我把孩子放在加護病床上,感受到從醫以來最大的羞憤,這個社會對人的不尊重已經演變成張牙舞爪的掠奪。掠奪安全感,掠奪尊嚴,掠奪一切不管你認為重要或不重要的東西。

孩子靜靜地在病床上沉睡。他不知道在夢境外的這個世界,他已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力。想著他的遭遇,看著他的臉龐,誰能不憐惜?他往後的人生還需要很多的愛,很多的勇氣。我握著他的手,輕喚他的名字,跟他說「你要勇敢喔」。

但他還是沒有醒來。

我們的生活其實被各種形式的暴力環伺著,而我們有時就像是昏迷的赤子一般毫無防備。我腦中一直浮現那狗仔的笑,希望或許有一天,他能夠明白他不經意的笑容是代表著冷血與邪惡。但更多的希望,是這樣的慘劇永遠都不要再發生。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Kelly Clarkson 演唱會

untitled3

時光飛逝,當年Kelly Clarkson一鳴驚人奪下第一屆American Idol的冠軍,自此展開歌唱生涯,已經是整整8年前的事情。8年來世界各地都冒出屬於自己的選秀節目,每年藉此向樂壇叩門的素人新秀更如過江之鯽。後浪不斷,幾番起落,Kelly Clarkson在樂壇仍能保有一席之地,是她的幸運,更是我們樂迷的幸運。

仔細算算,現在活躍的西洋女歌手中,單以「歌聲」打動我的大概只剩下Alicia Keys與Kelly Clarkson了吧。其他女歌手實在添加了太多的包裝與話題操作,音樂有時反而變成一種襯托巨星魅力的音效了。不過話說回來,Kelly Clarkson的美色(?)舞技(?)或時尚品味(!!?)確實也沒什麼可以包裝賣弄的。她的武器,真的就是紮實的唱功,還有多年來不變的率真/大砲個性了。

從2個多月前Kelly Clarkson宣布來台開唱我就決定要去聽啦。除了一直很愛她的歌聲之外,更有一種「花開堪折直須折」的心態,畢竟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唱將,這些歌星的演唱行程如此密集,昨日的天籟說不準哪天倒嗓就再也回不來了。我的女神Whitney Houston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雖然不值得同情…但仍教人惋惜)。Kelly Clarkson這幾年的狀況也開始好好壞壞,當然要趁著全毀之前好好聽她飆一次,不然像Whitney Houston現在全世界巡迴的倒嗓追悼會誰還忍心去聽哪。

##ReadMore##

untitled 這次的場地在台大綜合體育館,跟小巨蛋相比真的太迷你,勉強可以稱作「鴿子蛋」吧,音響效果本來就不抱太大期望,所以覺得還ok。暖場的三位超級星光大道選手唱得都比電視上好聽很多,似乎坐實了中視收音很差的批評。演唱會遲了約40分鐘才開始,Kelly一雙赤腳直接衝出來就是連三首飆高音的「All I ever wanted」、「Miss independent」、「I don’t hook up」(話又說回來,她哪首歌不飆高音? ),觀眾忽然都發瘋般衝到舞台前方,一張張擺好的座位形同虛設,整個一樓瞬間升級成搖滾區。看過這麼多演唱會,還沒看過秩序如此鬆散與隨性的。激動之處全場沸騰,連地板都在搖,我都好奇樓下練籃球的人會不會瞄不準?可能這幾年古典音樂會聽多了,忽然遇到這樣瘋狂的狀況整個感覺過癮。天哪!我已經變成「修女也瘋狂」裡面那種禁錮太久需要解放的老修士了嗎?Kelly Clarkson本人比想像中嬌小,以明星而言當然算肥,但套句朋友的話:「就老外的標準,其實算小隻啦」。其實我就欣賞她那種坦然面對發胖的態度,對照2006年和現在的照片,膨脹程度恐怕只有Mariah Carey能與之匹敵,但她一派輕鬆自信面對媒體的挖苦,反而讓人看到另一種美麗。

這晚她的狀況非常好,甚至比CD更有爆發力。曲目以「Breakaway」和「All I ever wanted」兩張專輯的歌為主。以Pop Rock 為基調的曲風,幾乎每一首都要吼。CD是一首一首慢慢錄完的就算了,想不到她現場演唱真的是從頭吼到尾完全不休息,該有的高音幾乎全都上去了,少數幾個避開的高音又會在幾句之後即興叫一聲更高的補償一下,相較之下我們這種在KTV會被僅僅一首「背叛」或「不能說的秘密」燒乾的平凡人真的是不配碰觸麥克風啊。第三張專輯「My December」中的「Sober」是較少演唱的優質哀歌,曲末的鬼喊真是毫不費力,聽得我真是神清氣爽哪(失戀的死人歌聽到神清氣爽,果然是沒血沒淚)!新專輯中越來越耐聽的「Cry」也是讓人驚喜的曲目,Kelly的聲線非常適合這樣的抒情搖滾哪!

演唱會最大的缺點就是硬體了,舞台布置大概只比校園熱音大賽豪華一點點,不過Kelly這次世界巡迴的舞台似乎都是這麼陽春,反正她賣的是活力與歌聲,你給她什麼藤蔓鞦韆或升降機關可能只會更嘲諷她的體重吧。另一敗筆就是燈光,原本就不算太複雜的燈光效果整晚失靈無數次之後讓整個場子恍如教友聚會或者企業尾牙。難怪Kelly自己也調侃說好像在參加High school talent show,或像在面試什麼一樣,還說這場演唱會就是對於她耐心的挑戰賽,而且「I’m gonna win!(握拳)」。基本上主辦單位算是不及格,暖場歌手唱完後放著全場燈火通明空等歌手半小時,開演後自己的工作人員在偷偷側錄,硬體又出大紕漏,完全不是舉辦國際級藝人演唱會應有的專業態度。

untitled1這次全球巡迴的曲目中,只有2首芭樂歌,一是幫助Kelly打下半壁江山的「Because of you」,這首歌也是讓我愛上她的關鍵,曾經霸佔我的iPod多年;另一首是放在安可曲,新專輯的熱門芭樂「Already gone」。「Because of you」不愧為Kelly的worldwide hit,全場大合唱就屬這首最瘋狂。據她自己所言,當初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首歌,她花了很大的努力才說服公司點頭收錄。這種歌手獨具慧眼的故事我聽過太多,也實在難辨真假,天知道是不是還有其他N首被她力薦的歌最後真的沒有紅起來呢(還是說第三張專輯整張都算~~)?不過重點是「Because of you」真的好好聽,更棒的是這晚Kelly的狀況唱來游刃有餘,非常過癮,親見本人演唱的興奮讓我都忘記這是一首悲歌了!「Already gone」因為旋律相近,總是會被拿來跟Beyonce的「Halo」作比較。我個人喜歡Kelly誠懇卻略帶疲憊的聲線搭配著「Already gone」層疊重複的旋律,拖迤著一聲聲遺憾與空虛,比起「Halo」炫技的風格更顯動人。

演唱會在「My life will suck without you」畫下句點,我必須承認當初聽到這首Kelly新專輯首波單曲的歌名時心中油升「她是找死嗎?」的疑惑,但它確實洗腦又暢快淋漓(無厘頭的MV也是大加分)。Kelly再次跳動並旋轉著她圓滾滾的身軀,全場觀眾也相當賣力地再次挑戰地板的耐震性!曲罷Kelly立刻衝回後台,大家心知肚明不會再有Encore也紛紛離去。台北已經是此次世界巡迴之旅的尾聲,之前每一場的曲目都可以在wiki查到。哪些歌會唱?哪些又不會?這些以前聽演唱會前吊人胃口的問題現在都不再是懸念。你也事先就知道哪一首之後就可以省省力氣別再喊安可了。尤有甚者,每場巡迴都有偷拍者把片段放到網路上,你還可以知道偶像近來嗓音狀況如何。網路如此發達,有些小時候看演唱會時的樂趣真的就因著這便利性而消失了,偶爾不免感到可惜。

僅90分鐘的演唱會從頭到尾都非常high,走出體育館時幾乎忘記那天是weekday,而且隔天還要值班。回家重聽她的新專輯,當晚Kelly熱力四射的演出又似在眼前,教人振奮不已。這個晚上真的太值得啦!當然也謝謝陪我一起去瘋的夥伴囉。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重遊血液腫瘤病房

雖然說一般兒科的訓練是不可輕忽的根本核心,我們家還是充滿了藍藍的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寶寶、總是有看沒有懂的Neuro病人,以及多到滿出來的血液腫瘤科病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才剛從快樂的社區課程回來,就馬上被丟進血液腫瘤病房啦!雖然心裡免不了有些抗拒,但病人就是這麼多,又有什麼辦法呢?

其實小兒科病人中,血腫科的小病人最容易跟醫護人員建立感情了。打化療2個禮拜,發燒兼等血球恢復兩個禮拜,回家兩個禮拜,轉眼又回來住院N次迴圈。很多小朋友基本上是被我們看著長大的(如果有survive的話)。尤其有些還不會走路就發病的小孩,幾個月不見就真的可以長好大好大呀(有時候是tumor長好大~~那就慘了)!有時候不只是跟病童熟,連病童的兄弟姊妹都一起熟啦!有些小朋友痊癒之後回來病房聊天,長高長胖還長了頭髮,大家往往還是靠病童父母的容顏才能把名字和人對起來,護理站因此驚呼聲此起彼落。而有時候你免不了還是會想起,誰誰誰跟他是同期發病的,可惜復發,可惜…

這個月我也寫了自己人生第一份死診。小朋友近半年來已經在接受緩和醫療,住院的隔天就當了小天使。嚴格來說我照顧她不到24小時,但是當我看見孱弱顫抖的小女孩轉眼成了癱軟的軀體,還是非常非常難過。沒血沒淚一向是我的特長。我把她的衣服整理好,身體擺成安詳睡著的樣子,讓家人說再見後就悄悄回到護理站。我靜靜寫完病歷,補完醫囑,開出死亡證明,然後轉頭去照顧其他病人。直到2個小時之後,我終於走進病房,捧起她的手,輕聲跟她說:「沒事了」。這次她再也沒有痛苦地蹙眉。或許是承載了大家太多的不捨與疼惜,她的手心仍舊濕潤微溫。我繼續告訴她:「沒事了,沒事了。」我沒有哭,隨著一聲又一聲的告慰,透過相貼的手心,給她我的祝念。小女孩的面容是如此平靜,彷彿是她在安慰我們,沒事了。

所以,在繁忙的工作時,小朋友的純真與可愛總是帶來很大的鼓勵。但在血液腫瘤病房,還是免不了會有難以排遣的沮喪與感傷。悲喜交集,憂樂並行,我看見科裡的老師們年復一年承受這樣的壓力與使命,真是由衷敬佩!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白色斜塔

寫這篇文章時,我努力不要讓字句間流露出憤怒,畢竟如果我希望在這場浩劫中學到些什麼,那肯定不是憤怒。

##ReadMore##

下個禮拜就是偉大的醫院評鑑了。

經歷了兩個月的社區醫學、一個月的急診醫學,我終於在4月份回到了總院,回到熟悉的小兒科病房。在我缺席的3個月之中,醫院為了因應評鑑而有了許多新的政令。忙著適應的同時,我也驚懾於科部上上下下為了評鑑而兵疲馬累的慘狀。

說實話,要遵守這些多如牛毛的新規定並不如想像中困難,頂多心底偶爾會浮現自己還沒有退伍的錯覺罷了。我也承認,有些變革確實為病人帶來更大的保障,比如去手術房做小兒的侵入性檢查,或是更人性化的急診室空間規劃。若不是為了評鑑,想在這間醫院做些什麼改變還真的比登天還難。有些惡補的知識(包括消防安全,感控)其實也都蠻實用的。從這些片面的角度看起來,參加評鑑這件事似乎真的引領著這家醫院往更好的方向走?

很遺憾的是,院級主管們念茲在茲的是要評鑑能通過,而不是要醫院能變好。規定朝令夕改,每日換新花樣,某顧問搞得全院風聲鶴唳早已不是新聞。每天查房的時間延長了一倍,反覆翻找病歷中所謂的漏洞,但跟病人相處的時間卻縮短了。想來會覺得慚愧,以我手上primary care的病人數來看,就算會送到我們家的病人病情都偏複雜,10人也一點都不算多。但是這個月我確實被迫將一部分的注意力從他們身上移開,因為我們醫院正在參加一個「增進病人安全」的評鑑啊。

這些繁文縟節到了評鑑過後還剩多少會被遵守?大家心裡有數。想到這就覺得這家醫院跟那種吃了利尿劑與瀉藥才去量體重欺騙自己的胖子差不多。每天沉浸在這些虛假與昏昧之中,我真的有生以來第一次萌生「乾脆我不要幹了!」的想法。我來這家醫院工作是為了接受全國最好的訓練,而不是摘掉大腦幫醫院縫製一件國王的新衣啊!更可悲的是,這句「我不幹了!」除了昭示自己的軟弱與叛逆之外簡直毫無威脅性。畢竟自己只是小小住院醫師,醫院若少了我,明天還會是一家好醫院,絲毫不受影響。然後我轉念一想,想到了那些頤指氣使,出入需要前呼後擁,常常異想天開下達新命令的院方高層們。如果明天某高層退休或者ooxx了(我不想太缺德),這家醫院還是跟今天一樣好!也許位高權重吧,但如果這家醫院在社會上有什麼好的名聲,那是幾十年來建立的形象,跟你們也沒有什麼關係的。

講講我自己的經驗好了。某天下午,院長與某顧問還有一大票人浩浩蕩蕩來到我們病房視察。科裡從大教授到小護士都前來接駕,因為一開始「人來太少了,長官不高興」。於是視察的、陪訪的、陪笑的、壯聲勢的、傳遞及時情報的…圍了五六圈,把護理站擠得水洩不通。正好這個時候有一個新病人被送來病房了,我不想站在人群最外圈湊熱鬧,於是就「繞路」進去病房接病人。看到病人第一眼,就覺得病人虛弱地很不對勁,用最快的速度問完病史做完PE之後,馬上幫病人戴上N/C,請護理師「繞路」去拿管子抽血並掛上點滴,我則必須把檢驗單和處方趕快開立出來。不過很抱歉,護理站人滿為患,而且氣氛嚴肅。我只好跑到樓下的護理站借電腦把單子開出來。等人群散去後半個多小時,驗血結果出來了,病人的Hb只有正常值的1/4。雖然那天很幸運地並沒有耽誤到那個病人的救治,但我心裡還是很難過。我相信高層很重視這次的評鑑,但身處一線臨床工作,我親眼看見了那天可能面臨的驚險。

「人來太少了,長官不高興」! 沒來的人可不是在喝咖啡聊是非,他們有病人要顧的!

外科系的病房開始漸漸讓病人出院,評鑑其間儘量少開刀,不要節外生枝。我們是內科系病房,可不是說要清空就可以清空,病人需要住院的就進來了,病情沒法好轉的也出不了院。其實這樣也蠻好,至少這家醫院發瘋抓狂的時候,我還是可以和平常一樣做我的臨床工作。

咬著牙一天一天過,這個月也過了一半了。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雖然我不知道在這場長達半年的鬧劇之中美麗究竟何在?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跟肥胖說掰掰!

人說年紀漸增之後,基礎代謝率會下降,這肯定是真的!

話說自從大五那年瘦下來之後,體重已經多年不曾變動過。歷經Clerk與intern時期兩年仍屹立不搖,除了第一年感嘆守成不易所以刻意節制之外,我想開刀房超難吃的便當功不可沒(這種便當居然還有同學可以一餐吃兩個?!)。當兵時雖然食量變大,但是因為每天活動量大,流汗也多,一來一往結算下來身材也是沒有多大變化。讓我不禁幻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如此保持個10年之類的?

退伍之後到醫院上班,適應期得失心特別重,偏偏動作又慢,常常一忙起來就沒時間吃飯,等到想起來該塞些什麼果腹時居然已經到下一餐的時間了。兩三個禮拜下來果真憔悴許多,深深感到這樣糟蹋身體不是長久之計,於是養成了『吃飯第一』的生活習慣:上午請拼命工作,千萬不可以耽誤午餐時間;值班好辛苦,早餐買個星巴克犒賞自己不為過;醫院的美食街很難吃,所以下午也要拼命工作,準時下班才不用留在醫院吃晚餐。其實三餐正常應該是很健康的生活習慣才對,只不過自己缺乏運動,再加上三不五時有機會打牙祭,體脂肪就這樣悄悄堆積起來啦!

##ReadMore##

發胖這件事情很妙,因為脂肪總是步步為營毫不躁進。有點像康乃爾青蛙實驗,人就傻傻的像是放在冷水裡的青蛙,等到驚覺不對勁時自己已經被煮熟了。我原本也只是泡在溫水裡的小蛙,可惜1月被外放到羅東聖母醫院,毫無壓力的生活加上走路去羅東夜市只要5分鐘,這溫水馬上變成滾水!話說今年1月又特別冷,吃飽了只能窩在房間裡K小說啊,所以…

總而言之我大概在2個月裡胖了4公斤,這實在非常驚人。熬過2月的急診之後,我從3月1號起下定決心要甩肉。可是現在不比當年在校園,可以用運動搭配吃得跟小鳥一樣少來甩肉,上班族需要比較正向思考的甩肉策略!於是我走進了家附近的健身房,決定減肥之餘順便把運動的習慣也培養起來囉。

一個月下來,除了偶爾的飯局或音樂會,我幾乎天天在健身房奮鬥2個小時。除了滑步機和跑步機之外也順便做一點重訓。2小時實在不算短,除了靠意志力堅持之外,還是要靠iPod裡面大量的影集與電影幫助我撐下去!電影當然都挑一些輕鬆的商業電影來看。可能是因為那些電影真的太沒內涵,也可能是我邊跑邊看太分心,這個月在健身房看完的電影幾乎全都是爛片!唯一的例外是『忠犬小八』,看到最後揮汗如雨還猛吸鼻子。可能是汗流太多了所以哭不出來吧,好險沒哭,不然別人還覺得這傢伙受不了就不要跑這麼久嘛!在運動器材上哭是何苦來哉!(這倒讓我想起電影『重慶森林』裡金城武失戀時發表的「想哭就跑步」理論)

一晃眼就到月底了,下個月又要重回3天一值班的生活,不過我樂觀地相信自己還是可以維持運動啦!經過一個月的努力,腰部與小腹的浮油「好像」變少了,但是實際過磅的結果是:我瘦了「0公斤」!沒錯!人是會老的,人是會胖的,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運動是健康的,甩肉是虛幻的,體重是表面的,智慧是永遠的…(請搭配范曉萱「自言自語」的旋律演唱)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推理小說的動人風貌 Dennis Lehane

推理小說家Dennis Lehane近年聲勢銳不可擋,連續3部作品躍上大銀幕都十分成功,分別是2003年『神秘河流 Mystic River』、2007年『失蹤人口 Gone, Baby, Gone』、2010年『隔離島 Shutter Island』。我在半個月內連續將這三部作品與其改編電影看完,一跤跌進Dennis Lehane的世界,深深為其文字著迷。

去年我在讀小說『神秘森林 In the Woods』時,曾經感到困惑。身為一個懸疑推理小說的讀者,我究竟是追求峰迴路轉的劇情,還是期望案情詭譎能延伸出許多人性的探討?兩者確實難以兼顧,步調深沉緩慢的『神秘森林』顯然是屬後者,數不清的偵探小說,包括柯南卡通則絕對歸於前者。而我在Dennis Lehane的作品裡,驚喜地看見了兩種元素幾近完美的調和。

##ReadMore##

yakumo,20080205235847983

三本書中我最喜歡『Gone, Baby, Gone』。一個小女孩無端失蹤了,單親媽媽是個渾噩度日的毒蟲。案情偵辦方向從毒梟的利益勾結到戀童癖的誘拐,始終疑點重重,一路到真相揭露,才發現是一樁發自憐憫的掠奪。其實整本書從頭到尾只有一件疑案,在簡單題幹背後越掘越深的探究,反而比每50頁死一個人的那種故事更勾人。一開始偵探二人組對於尋人興趣缺缺,因為警方已經全員投入辦案了;兩人發現女孩的母親對女兒的忽視之後,驚覺女孩孤身一人毫無奧援的絕境,又轉變態度積極調查起來;努力多時卻一無所獲後,他們又希望女孩最好已經遇害,因為劫後餘生的餘毒比死亡更駭人。懸案在數月之後意外偵破,女孩被帶回家,回到那個荒唐媽媽的懷抱。拼盡全力,最後只是撕扯出教人心酸的內幕,重圓了一個冷漠又不健全的家庭。破案是心碎,未破是心灰,書本末了瀰漫著沮喪與虛無的失重感,久久不散。『Gone, Baby, Gone』讓我難得看完一本小說之後立刻翻回第一頁再看一遍,之後更感覺提不起精神去看下一本書。

gone_mom

『Gone, Baby, Gone』的電影由Ben Affleck執導,雖然受限於電影的篇幅,未能承襲原著的書寫節奏,男女主角也未必符合原著的設定,但是精準地刻畫了疑雲密布時的荒謬,疑雲散盡後的無奈,還有終場那是非難分的茫然,餘韻甚至比小說更高一籌。

『神秘河流』是Dennis Lehane在告別「Kenzie-Gennaro」系列偵探小說後的突破之作,對於命運與人性的探討更加深入。甜美的少女無緣無故慘死,案情的真相竟是一場毫無動機的兇殺,背後卻教人窺見宿命與因果的冷笑。眾人的情誼因此支離破碎,無論生者逝者,都捲進深不見底的神秘河流不得超渡。『神秘河流』電影優秀之處在於3個男主角第一眼都不太符合原著的描述,但精彩的演繹無可挑剔,不但成功推翻了外型上的不合適,也讓整齣戲更加立體。

Mystic_Rivershutter-island-poster 

『隔離島』則是Dennis Lehane作品的一個變種,走心裡驚悚路線,打一開始就存心好好耍弄讀者一番。真相確實爆炸性十足,但這樣的小說就很難讓人想再看一遍了。對我而言,有點娛樂性高過深度的感覺。電影則拍得相當成功,不僅演員出色,肅殺與孤絕的氛圍恰到好處,特效與顏色的調配也為故事增色不少。

連看Dennis Lehane三部作品,讓我有點想直攻全集的衝動。尤其是「Kenzie-Gennaro」系列小說,我不僅想看看『Gone, Baby, Gone』兩位主角之前的故事,更好奇兩人在本書結局分手之後要怎麼再合作下去。最教人驚訝的是Dennis Lehane在闊別這個系列11年後,據說要在今年推出全新一集了。如果我能及時把前作讀完,到時候讀熱騰騰的新作時應該會有許多樂趣吧!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Alexandre Tharaud 當優雅與瘋狂並行

1552197777

其實原本不認識法國鋼琴家Alexandre Tharaud,純粹是因為這個月太閒了,於是卯起來聽音樂會。這場是蕭邦國際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事先做功課,特別喜愛他彈的升C小調夜曲,真是絕美!而這晚Tharaud帶來的音樂,不能用絕美來形容,但是非常有趣。

Alexandre Tharaud有許多趣聞,諸如家裡不放鋼琴,練琴都去朋友家;曾經在台上大忘譜,從此演奏會都帶譜上台;台灣女學生轟動一時的百吻巴黎行動中,他老兄也是百男之一啊!軼事雖多,他除了音樂作品之外的大賣點可能還是外表。通常『色藝雙全』是用來形容女性的,不過這四個字用在Tharaud身上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屢獲唱片大獎的他,年過40仍舊是瀟灑少年模樣,如果有人去偷撒旦的帳本,可能會發現他和潘迎紫、歌蒂韓的名字都寫在第一頁吧!

這晚的曲目以蕭邦為主題(最近實在聽太多蕭邦了~~)

Chopin 12 valses

Bach Italian concerto

Chopin Contredanse in G fat major

Chopin Largo in E flat major

Chopin Mazurkas Op. 17 No.2, No.4;Op.7 No.2

Chopin Ballade in g minor, Op. 23

##ReadMore##

上半場是連續12首圓舞曲。Tharaud的右手觸鍵非常漂亮,飽滿偏黏的音色還帶著金屬質感明亮的光澤。這與一般圓舞曲給人印象---精緻靈巧且顆粒分明---並不符合。而他確實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圓舞曲。音符之間的空隙消失了,原本「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樂句連成了片狀,演奏者有些率性的自由速度加以搖擺,就漾成了波光粼粼。原本應是沙龍音樂的華爾滋在Tharaud指下十足寫意,反倒變得非常私密了。聽到許多原本熟悉的旋律以全然不同的樣貌呈現,著實是有些不習慣,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獨到的詮釋。回家聽他錄製的蕭邦圓舞曲全集,這些現場的趣味都不見了,免不了有些失落。

 

alexandre-tharaud-juin-2009-blog 下半場先端出巴哈的義大利協奏曲。Tharaud明亮的音色應該很適合巴洛克,但彈出來完全不是我想像的樣子啊!巴哈的作品脈絡清晰,主線和諧地擺盪於左右手。不管是演奏巴哈還是聆聽巴哈,往往都教人耽於科學般規律的理性之美。不過Tharaud演奏的義大利協奏曲充滿了即興的光采,他還是不太在意清晰度,行雲流水之間偶有戲劇性的音色與速度表現。如果這樣的音樂是錄音版本,我會覺得有些胡來,現場聽則會被那份恣意的靈活感染。聽說他將來會灌錄『郭德堡變奏曲』是吧?我們拭目以待!

接下來的Contredance與Largo都還算四平八穩,但馬厝卡舞曲又讓我笑了!臨場拉開了樂曲的情緒幅度,原本內斂的馬厝卡忽然色彩鮮明,很不傳統,但有意思!我不禁感覺這傢伙…瘋瘋的!但這瘋狂又和低俗的譁眾取寵截然不同,又難以說個清楚。這瘋狂的氣味一旦給嗅著了,音樂會就變得驚喜不斷啦。

壓軸的第一號敘事曲相當不錯!高山流水般十分痛快。所謂痛快不只是速度,而是音樂的情緒完整流露,或委婉或高昂,流暢奔放毫無間隙。相較他在新專輯中的演繹,這晚的表現更讓人激賞。唯一的缺點在開頭的八度音階,是我聽過所有版本中最快的(小時候光是彈開頭兩句就可以被老師打斷10次,慘痛的回憶~~),其實我不理解彈這麼快的理由,總嫌潦草了些。

安可曲是大芭樂:夜曲 Op.9,這首倒是彈得很本分,沒有太「逾矩」的表現。第二首是他的招牌曲目:庫普蘭「Tic-toc-choc 滴答震盪」,就是一首左手一直在搗蛋的曲子啦!可能他有點想早點結束了吧(假想內心戲:台灣觀眾好煩啊,票房不怎麼樣還想凹我彈兩首安可~~),左手的音符後來都是用「丟」的!這樣就失去原曲的靈氣啦。還是Youtube上的影片讚!

散場後的簽名會出現許久不見的長龍,誰叫他帥呢。這兩年的音樂會聽得多,從觀眾席狂奔到3號門的路線也越跑越快,這天跑到前10名,發了狠一口氣請他簽個3張!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藍色星球 The Blue Planet Live!

514hZvHRcZL__SS400_

周末去聽了一場名為『藍色星球』的音樂會。『藍色星球 the Blue planet』原為英國BBC再2001年所推出的海洋生態紀錄片,拍攝製作歷時5年。更邀請了知名配樂家George Fenton為珍貴的影像譜上音樂。在紀錄片之外,BBC在2006年推出了『藍色星球音樂會 The Blue Planet Live!』展開巡演,由配樂家George Fenton親自指揮管弦樂團,搭配巨幅銀幕影像,將藍色星球的菁華以現場音樂會的形式呈現。今年,George Fenton應邀來台,與台灣的NSO合作,全本『藍色星球音樂會 The Blue Planet Live!』將在台北與高雄上演。

##ReadMore##

Large%20fenton%202對於聽電影配樂的我而言,George Fenton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的『絕帶寵妓Dangerous Beauty』是我入門之初接觸的名盤,古典抒情的風格,既浪漫又華麗,身邊的配樂同好一致推崇。『影子大地 Shadowland』舒緩壓抑的樂章曾伴我讀過許多夜晚。『電子情書 You’ve got mail』略帶爵士風情的都會曲風相當悅耳,也是讓我愛不釋手。但是Fenton近年作品量減少,電影配樂界新人輩出,他膾炙人口的作品幾乎都在2000年以前了。他與BBC前後合作的兩部紀錄片『藍色星球 the Blue planet』與『地球脈動 Planet Earth』則是他在千禧年後兩個大規模的作品。這次Fenton來台,喜愛配樂的朋友們早早就買票了。原以為Fenton不像久石讓等配樂家擁有高知名度,想不到音樂會搭配了兩廳院國際藝術節的套票,票房其佳無比!真是讓人振奮!

51EaFj4r5gL 管弦樂團要與影像同步演奏『藍色星球』的各個樂章,就好比演出影像的協奏曲,不過銀幕影像比獨奏家更嚴格,樂團只能百分之百配合影像的速度,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整場音樂會大致上樂團與影像都能同步,NSO在有限的練習時間內能夠做到,真的很不簡單!George Fenton為『藍色星球』譜寫的配樂大多以輔助畫面為主,除了少數幾軌如「spinning dolphins」及「blue whales」之外,多數的段落在單獨聆聽時主題性並不十分強烈。而在音樂會上,管弦樂團的引領像是一盞小燈,是隱身畫面之後那看不見的神祕導遊。驚人的海洋奇景與音樂相輔相成,從漆黑的深海世界到活潑的熱帶海灘;從溫馨的動物親子畫面到弱肉強食的血腥獵殺。所有原聲帶中讓人印象薄弱的樂章都瞬間鮮活了起來!前海生館館長方力行教授的旁白解說也頗有點睛之效!

音樂會中也出現了許多原聲帶未曾收錄的片段,在在教人驚喜。Fenton以聖誕歌曲為主題變奏,歌詠著南北兩極與世隔絕的純粹美感;以小號與Flugelhorn煽情的獨奏燃起熱帶海域的謎樣風情(我覺得這很像80年代007電影裡面情報員獵豔的音樂^^,看到Flugelhron真讓我開心哪!) ;類似京劇武場的打擊樂模擬紅蟹逗趣的舉止。音樂會終場神來一筆,法國老歌La Mer悠悠響起,銀幕上繽紛的海底世界搭配著呼籲保護海洋生態的文字,樂曲雖非原創,但Fenton為其編寫的管弦+合唱十分漂亮!動人魅力不減反增啊。

skf229

散場後大家跑去3號門找George Fenton要簽名,大師非常親切地與大家聊天,看得出來他也很滿意這次的演出。閒聊之中,Fenton也表示接下來他與BBC即將著手以同樣的模式推出『地球脈動 Planet Earth』的音樂會。『地球脈動』蒐羅了世界各地的生態奇景,從亞馬遜叢林到喜馬拉雅山無所不包,影像震撼更勝『藍色星球』,我真的非常期待有朝一日Fenton能帶著這個禮物回到台灣。

這是個開心的夜晚,親炙大師風采不說,幾個愛樂好友也相談甚歡。零零星星地,我還有幾點感想:

1. 今晚更堅定我原本的信念:願嘗便天下美食,但絕對不碰魚翅。

2. 環保很重要,有朝一日我想要推動「綠色醫院」計畫,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反省醫療體系在眾多形式重於意義的規章下,無形中是如何殘害了我們的地球。

3. 音樂會過後2天,8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阿凡達』毫無意外拿下了最佳視覺效果獎,得獎者提醒大家:『我們居住的地球就跟我們在電影中創造出的那顆星一樣美麗!』我覺得這很重要。

4. 欣賞音樂會若此,人生大幸。

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傅聰演奏會

untitled

身為國際級的鋼琴名家,即使已年過七旬,傅聰近幾年來台展技的次數仍不算少,這當然與他是華人有極大的關係。無論原因如何而得此機緣,台灣的聽眾真的是幸運哪!

這是我第一次聽傅聰的演奏會,之前也沒有收藏他的CD。可能是前年聽了鄧泰山的演奏之後,忽然發現蕭邦的音樂內涵裡面有很多屬於東方文化擅長抒發的元素,這才開始對傅聰開始有了好奇。恰好正逢今年是蕭邦的200年冥誕,傅聰應邀來台,在3月1號蕭邦生日當天以全蕭邦的曲目向鋼琴詩人致敬,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呢!雖然早早買了票,但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很晚才公布,功課難以做足,也只能利用有限時間儘量多聽了。

##ReadMore##

1. Polonaise in C sharp minor, op. 26 no. 1

2. Souvenir de Paganini in A major, op. pos th

3. Nocturne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

傅聰一如慣例戴著保護手部的半截式手套上台,前三首曲目算是熱身。嚴格來說,大師的狀況並不是那麼好,幾個段落錯音、漏音,難掩老態,快速的上行音階最容易變成陷阱。比較悠靜的段落就能聽出他獨到的詮釋,尤其『帕格尼尼的回憶』與第三首的夜曲在音響上都不複雜,但構築出的氛圍相當迷人。傅聰的演奏十分強調左手的音色,使他指下的蕭邦份有獨特的厚沉。

4. 4 Mazurkas, op. 17

B flat major, no. 1,E minor, no. 2

A flat major, no. 3,A minor, no. 4

傅聰當年在蕭邦鋼琴大賽未能掄元,但摘下象徵極高榮譽的『馬厝卡獎Mazurka Prize』。在節目單上節錄的訪談中,他特別談及這個自己鑽研頗深,且蕭邦創作亦極多的曲類。馬厝卡舞曲難彈,除非能領會其中精神,不然再好的老師教導也是枉然。說實話,我自己也常常覺得自己聽不懂馬厝卡舞曲。傅聰的馬厝卡有許多經過設計的節拍,許多段落已經脫離原始3拍的結構,對原曲不熟悉的我而言,並不容易吸收。

5. Marche Funèbre in C minor, op. posth

整晚的曲目中組曲占了半數,篇幅較短的『葬禮進行曲』則是例外。這是鋼琴詩人17歲的創作。好聽,旋律線清晰,技巧上也比較不具挑戰性。接在馬厝卡舞曲後頭表演,真是雲開見月明。

6. A selection from 6  Études, op. 10

練習曲作品10中節選了4首,以知名度最高的「離別曲」為始,「革命」作收。我覺得今晚的練習曲並不特別出色,而「離別曲」更是趨於樣板化。「革命」雖有激昂的表現(噢~七旬老翁的激昂~~),但比起後半場演譯精彩的曲目,就顯得層次感不足了。

聽到這兒,我略顯失望,但此後的曲目便支支精彩!

7. Barcarolle in F sharp major, op. 60

蕭邦的作品裡,這首『船歌』也許是音響最漂亮的一首!右手是灔瀲的波光,左手則是款擺的小舟,傅聰加重了左手節奏上的角色,讓樂曲在浪漫絕美之下更添了些趣味。到了後段,優美之餘,或輕盈,或華麗,或壯闊,指間自然流洩的千萬風景,教人悠然神往,不由得聞者醉,醉者癡。

或許如他所言,鋼琴是用「摸」的,不是用「彈」的,他的觸鍵也確實與年輕一輩的演奏家不同。其實他彈琴並不「好看」,但閉上雙眼單純聆聽,真的是零瑕疵的琴聲!被空氣裡溫柔流動的琴音包覆著,涼夜如水,舟歌相伴,賞樂最樂也莫過於此!

8. 2 Nocturnes op. 62
B major, no. 1,E major, no. 2

我覺得夜曲是蕭邦作品中最容易入門欣賞的曲類!這兩首夜曲是蕭邦晚期的作品,亦是最後的夜曲創作。第一首有優美如古箏撥弦般的顫音,樂曲的起伏很有戲劇性;第二首的結構並不清晰,有似低吟軟語。我覺得傅聰彈得非常非常好!究竟好在哪裡我也沒能夠分析得很清楚,但是他在樂曲運行時總有屬於他特殊的停頓點,造就了他自己的語法。而他在收放之間雖是成熟從容,亦不會做誇張的強弱對比;然而他可以在重點處的音色(不是音量)做到極濃,聲音的張力就在這濃淡之間暈散開來了。

9. 3 Mazurkas, op. 63
    B major, no. 1,F minor, no. 2,C sharp minor, no. 3

10. Polonaise-Fantasie in A flat major, op. 61

整晚最動人的演出便是此曲!『幻想波蘭舞曲』也是蕭邦晚期的作品,呈意識流漂動的樂曲走勢十分讓人費解。我也曾強迫自己聽個幾十遍才漸漸聽出況味來。傅聰演奏開場上行音階是我聽過版本中最快的,但仍有著極其細膩的音色變化。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夢一般的序幕便於此揭開。傅聰的演奏有個特色,他習慣把曲子稍微彈地「鬆」一些,乍聽之下似乎有點七零八落,但在這些刻意留白的縫隙的襯托下,各段落的色彩因此能鋪展開來,織就更大幅的聲音風景。樂曲中本來就有些曖昧不明的段落承接,但這些曖昧在傅聰指下都收攏成理所當然的低迴。這等境界可能真的需要歲月的歷練方能達到。或許就技巧而言他已經無法維持顛峰,但此曲的詮釋真的讓人嘆服!一代大師名不虛傳。

演奏會在全場standing ovation中畫下句點。原本我買票有點抱著「再不聽可能哪天就聽不到」的心態,整晚聽下來真是大為傾倒。老人家能連彈2小時的音樂會,而且越到結尾越是大鳴大放,絲毫不見疲態,這已是不可思議。他指下的蕭邦確實出色且深刻,迥異於年輕一輩演奏家的詮釋。初識大師,這夜的驚喜已非文字能記述了。(會後苦守3號門半小時,終於要到大師簽名~~喔喔喔~~~)

最後,這張照片告訴我們,人人都年輕過啊!

7212 fou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急診室的春天....喔不!是春節~~~

這個月因為PGY訓練的關係來到了急診,跟過去的每個月一樣,不管是開心還是難熬,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了。

有件事我當intern時就聽說了,只是當時並不能體會。當了住院醫師之後,我真的深刻體會到這個事實:兒科醫師和內科醫師是完全不同的!當然以最宏觀的角度來看,兒童與成人在生理與疾病機轉上基本概念是相同的,但是當流行病學、習慣用藥、劑量、甚至是溝通方式都迥異時,我也很難說在實際的practice上還能有什麼相同了(不然你叫幼稚園老師去高中教教看嘛!)。

##ReadMore##

尷尬的是PGY急診可不能讓我守在兒科急診區避難,整個月我都要在急診內科和急診外科面對成人,喔不!大部分時間是老人,病人大概是小兒科病人平均年齡的15~20倍吧!雖然我可以抬頭挺胸地說我當年在內外科實習時都還蠻認真的,但還是那句話:兒科醫師和內科醫師是完全不同的,更別說我早已生疏的外科縫合技巧啦!我對於守急診這件事真的十分擔心啊。

在2月守急診還要遇到一年一度的盛典:春節連續假期,放不到年假暫且不提(反正也不是新聞了),想到年假期間所有診所都關門,大小病痛全都往急診塞去,怎能讓人不膽戰心驚!

後來我發現之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事前做的準備與讀的書雖然不能說沒有用(畢竟是知識嘛~),但也沒什麼必要。重點是當人被擺在那樣的環境,身上有了責任,新病人又一直來的時候,很多事情自然就上手了!臨床工作雖然需要用到很多背景知識,書彷彿是永遠都讀不完的(更何況讀完的又會忘記~)。但順利的工作節奏卻不只需要知識,它更需要思緒與動作都跟你的工作環境合拍,一但調整到了對的轉速,就不用害怕在急診室踉踉蹌蹌,同時被N件事情追著跑了。更重要的是獨立看診做決斷之餘,隨時都有資深的學長姊或老師在旁邊可以求援。有時只是花個5秒鐘口頭問一句,就省下事後提心吊膽幾小時。雖然有時碰到複雜的病人還是會害怕,當救兵就在背後時至少就不會心虛了。至於新年病人潮,雖然辛苦,也總算安然度過啦!至少我從除夕上班到初三, 居然還能夠回家吃到年夜飯,已經很幸運了。

一個月下來,雖然說勉強適應了,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病房的工作,至少病人在手上是有頭有尾地照顧完,不會每天送往迎來轟隆轟隆,真的只能以「M13」、「A5」這樣的代號稱呼病人。我昨天被某個病人家屬認出來,說上次來急診室也是被我照顧,我壓根沒剩半點印象啊!而且病房工作還是比較規律一點,不會像急診一樣早班晚班地值,下班時間還要安排該怎麼調整生理時鐘。更消極一點的,既然排了班,整個月就自然地在倒數中度過,上班時在倒數還剩幾小時下班,下班了再倒數整個月還剩下幾班。唉!算得好累呀!我還是乖乖在病房每天上班好了。

這個月就要過完了,如果說有什麼收穫,就是很開心能夠有機會照顧內科病人。內科真的是醫學的根本!知識博大精深永遠也學不完,但每當釐清謎團時那茅塞頓開的快感實在教人著迷哪!但是我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我更愛兒科^_____^。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蔡國強 泡美術館

這個月值急診班,雖然工作壓力大,但下了班就可以完全off service的感覺真的不賴。不停調整生理時鐘雖然辛苦,但也讓我難得有機會能在白天時間到醫院外走走,上禮拜我就挑了個大白天去北美館看了蔡國強的『泡美術館』展覽。

我也跟大部分台灣人一樣,從總統千金還有蔡康永的新聞認識蔡國強。去年底北美館轟轟烈烈開展時,我也很厭食地避看了相關的新聞…畢竟焦點都在馬小姐身上了!但心裡總是對這位名氣響亮的藝術家十分好奇,所以還是決定要來看展覽囉~ 下面挑幾個印象深刻的作品寫寫心得:##ReadMore##

撞牆 Head On

image

幾年前在報紙上看到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這件作品時一度有衝動要飛到美國去看展覽,所幸當時錯過的作品現在跑到台灣來讓我看到飽!99匹狼往一堵透明的壓克力牆飛身撞去,已經跌落的狼隻又回到隊伍中預備著下一次的撞牆,訴說的是人類集體盲目行為的荒愚。觀眾可以在狼群中任意穿梭,或仰望,或迴視,以各種角度欣賞狼群。狼群的姿態、神情各異,直至撞牆的前一刻,看起來都是那麼地義無反顧!細細觀賞這件作品的同時,忽然有一股切身的恐懼感。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匹穿著白袍的傻狼,在工作環境越趨惡劣的年代裡,在台灣每年仍有上千匹狼奮不顧身地撞牆。看著凌空的狼隻面對著看不見的牆,其實只要稍微轉個彎就可以避開,我不禁好奇我自己的出口到底在哪裡呢?

台北收租院 Taipei’s Rent Collection Courtyard

4212308471_7f11ed8953

『收租院』原本是中共政府早年用作政治宣傳的一組雕塑,刻畫農民受資產階級壓迫欺凌的生活。蔡國強把整組多達數十具的人像以泥塑重現,但完成之後並不燒製,所以成品在展出過程中就會逐漸剝落崩解,藉以將「時間」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此時的人像泰半已經龜裂破碎,甚至露出裡層的支架。當我站在遠距離欣賞整群的泥像,赫然發現穿梭其間欣賞展覽的人群竟也成了作品的一部份,訴說了時間的悠長與靜默。在同一個空間裡,過往的苦難已經崩毀為塵土,只存留愈見難以辨認的形影。後人憑弔之際,新的故事也上演了。今日的藝術已經不是政治宣傳的工具,同一個面貌的重現卻訴說了不同的故事,教人難忘。

海峽 Strait

image

為了此次『泡美術館』展覽全新創作的作品。由蔡國強故鄉泉州運來的石材,一邊是台灣西海岸線,另一邊則是福建沿海的輪廓,表面處理了細膩的水紋,固體的台灣海峽便靜靜地立在展覽室中,無語。兩岸的距離,被如此巨大且堅硬的實體具象地表現了出來,難以消弭;但另一方面,當暗潮洶湧的海峽化成了磐石,卻也就此可以輕易跨越,再也沒有阻隔之效。這件「海峽」在整個展場的裝置藝術中體積最小,但它表達的內涵卻如此切身又清晰,讓人不得不駐足低迴。

火藥草圖

蔡國強從1980年代就開始用火藥創作,據他本人所言,火藥表現出的毀滅性與不可確定性是對他自己保守個性的一個挑戰。這次展出的火藥草圖作品亦橫跨了早期與近期的各樣作品。早期的「自畫像 鎮魂」與「陰影:祈佑」到新創作的「遊走太魯閣」與「晝夜」,可看出創作者在火藥這個媒材上越來越大的企圖心。我自己最喜歡「鱷魚與太陽」這幅作品,火藥凌亂的燃燒痕跡捕捉住了鱷魚撲向太陽那充滿力度的一瞬間,非常震撼!

4121553816_aafebb3063

3個小時看展過程,除了對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意感到驚喜,更讚賞的是他總能巧妙地將自身的文化內涵放在作品之中,毫不顯得刻意或突兀。雖然習慣使用火藥,作品之中卻看不到激烈與瘋狂,反而充滿了東方文化獨有的寬厚。當我在欣賞作品「晝夜」時,赫然發現第一夫人正在為一群小朋友作導覽,真是太驚駭啦!想想,兩個女兒在他手下賣命,媽媽還來幫忙導覽,整家人為了蔡國強也算是鞠躬盡瘁了。

還有,非常推薦這次展覽的語音導覽,比蔣勳老師那種聲音好聽但沒什麼內容的導覽有趣多了!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巨流河

9789862163719z

齊邦媛老師的學養就不用說了,我很喜歡她的散文筆觸,去年她推出了自傳『巨流河』,而我卻因為它是一本逼近600頁的大書而打退堂鼓,最後反而是媽媽看完後大力推薦。趁著空閒的1月,我翻開了它就很難再闔上了。真是本擲地有聲的巨作呀!

##ReadMore##

乃至於來台後擔任立法委員,於教育界、文化界、政界都是重要人物。有父如此,齊邦媛老師自幼所受的薰陶與栽培自是不凡。然而生長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知識分子亦不能身免於貧苦與克難的生活。『巨流河』全書順著時間脈絡,循童年的東北生活,抗戰時空襲警報與讀書聲並行的求學時光,文學啟蒙的大學生活,來台的婚姻生活與教職,國立編譯館與國際筆會的工作…,末了回顧一生,重新踏上中國大陸與故友相見,一切回憶,或驚濤駭浪,或涓涓細流,皆納入平靜的汪洋,歸於寂靜。全書涵蓋範圍極廣,有國家大業亦有兒女私情,但因作者下筆字字懇切,不同主題之間只覺各有各的真情,只感豐富而絕不龐雜。

敘述抗戰八年期間,學校一路隨著國民政府西遷逃難求學的那段文字極為深刻。有車搭車,有船乘船,但船只能晚間航行,白天必須靠岸躲避日軍的轟炸機。交通工具不夠時,大一點的孩子只能靠自己的雙腳,幾百里的路程,一省走過一省。現在是觀光名勝的廣西七星岩洞,當年竟也曾是流亡學生克難的臨時居所。然而艱苦環境更加強了求學的決心,只要能容納30人的空間就可以當教室。「知識」在那樣的年代是何其寶貴!而有機會成為「知識分子」更是何其榮幸!讀書不只是個人對學識的渴求,更大的驅策還有「讀書報效國家」的使命感。今天的我們已經感受不到那種國家意識,網路上信手得來的大量「非知識」更沖毀了知識的價值。老一輩批評我們是「太過安逸的軟弱」其實不是沒有道理。

齊邦媛老師與義兄張大飛的情誼貫穿了本書的前半冊。這段故事早前曾在張曉風老師的文章裡讀到過。曉風老師文中雖只以「前輩」代稱,但文壇尚在人世可以被她稱為前輩的女性已經不多,再與此書對照,自然知曉齊邦媛老師就是文中主角。張大飛的父親被日本人活活燒死,齊家將他視如己出般照顧。後來他報考空軍,成為叱吒一時飛虎隊的飛官。齊老師與他多年書信往返間漸漸滋生了微妙的情感,但兩人未能一字談及兒女情愛,張大飛便為國捐軀。她回憶某日校園中短暫的見面,大雨裡的一個轉身便是永別,此生她再沒能夠見他一面。讀到那段時我眼眶不自覺濕了,轟然墜進死生契闊的空寂之中,好一陣難以言說的悵惘。齊老師寫道張大飛那樣在天上保家衛國的英雄是她不敢以兒女私情褻瀆的對象。這份深藏數十載的傾慕到了華髮之年娓娓道來依舊刻骨銘心,這就是年少情懷的動人之處啊!

回顧教書以及赴美進修的章節令我大大嘆服。嘆服的是齊邦媛老師「治學」嚴謹又認真的態度。雖然自認也非怠惰之徒,但我想自己一輩子都沒有辦法達到那樣的境界。文學從興趣變成學問之後,就不能只是片刻心領神會的喜悅而已。它必須是長時間勤奮不倦的浸淫與體會。而真正讓我羨慕的並不是齊老師的學識,而是追求知識的精神。她自少年時期走進文學的大門之後便未曾遲疑地像前探索,憑這份近乎信仰般的執著,她方能領略置身文學花園最深處的幽香。

有關與文壇健筆們交往的故事還有中華民國筆會的故事雖也占了一定篇幅,但其內容流於記事。相較之下,數年前的散文集『一生中的一天』就詳實記載了她與多位文人的互動,更值得一讀。猶記得當年讀她書寫殷張蘭熙(殷琪之母)女士的那篇文章大受感動。兩人在中華民國筆會結下深刻的友誼,然而殷張蘭熙女士喪夫後卻不幸罹患老年失智症,文學離開了她的生命,更幾乎失去所有記憶。當齊邦媛探病時,她只能顫抖地唸著「邦…」,這已是她腦海中僅存珍貴的片段。

前半冊提及抗戰期間共產黨在各大校園以讀書會的形式吸收年輕學子的情況,齊老師沒有參加讀書會,被貼上了「醉生夢死」與「反動」的標籤,不僅在校園備受冷言相待,許多珍貴的友誼也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當年她憑著一紙聘書飄洋過海到台灣工作時,並沒能預料不久之後的政局變色,至交好友此生竟再不能相見。待她重新踏上闊別已久的故土時已是塵滿面,鬢如霜的老者,摯友魯巧珍纏綿病榻已近彌留,卻仍強撐病體相見,開場白是顫萎地唸著杜甫的『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想我少年讀此詩時並不能領會其中的感慨,常常在校園中對著幾次碰不著面的朋友煞有其事地說著彼此「動如參與商」!讀到這段時,我終於稍稍領略了杜甫筆下那份巨大的,無邊無際的遺憾與滄桑感。作者放眼陌生的上海市,感嘆自己當年若真的為了此處的燦爛繁華而留下,只怕早已被當作黑五類被鬥死。當年的去留原只關乎志趣,此時回想卻決定了生死啊!

天下文化以「讀了這本書,你終於明白,我們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為標語宣傳此書,但此書不只於此。這本書包含了對生命的熱情,愛,與寬容,對歷史的紀錄與對典範地致敬,雖是「自傳」,但下筆所為已經不僅是個人。巨流河滾滾,孕育一代學人如斯,而我以讀過這本書為榮。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Invictus 打不倒的勇者

Invictus-movie-2009

因為被『下一站 幸福』和『巨流河』防守,這篇心得難產很久了,不過終究是該留點紀錄。

##ReadMore##

看完『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我衝回宿舍花了兩天時間把原著讀完了。電影將重點放在1994年曼德拉當選總統到1995年跳羚隊贏得世界盃橄欖球賽冠軍的兩年,原著的時間線則拉長到1985到1995十年之間,以身處囹圄的曼德拉開始與白人政府展開和平對話作為起點,並以橄欖球賽成功整合了黑白族群的國家認同作結尾。

無論是電影或原著,在在令人驚歎的是曼德拉的眼界與高度。他有一個目的:將南非建立成一個各族群能和平共處的民主國家。在這個目的之下,所有的行動與決定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小於這個崇高理想的其他事情,都可以妥協。所以,獄中的他願意去學習白人的語言,當選總統的他可以放下一己的仇恨去雇用白人,甚至不惜挑戰黑人族群的信任去擁抱白人。或許在一般人眼中,只有聖人才能如此。但曼德拉不是聖人,他只是拋開了個人的視角,用國家的眼睛看待一切。一旦格局變大了,原本彆扭或者為難的決定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電影甚少探及曼德拉的內心世界,儘管是主角,卻只是一個崇高的身影,角色的深度終究不足。原著作者訪問了許多當年的軍政要人,呈現了他們眼中的曼德拉。所有訪談中,談及曼德拉的第一句話都是「他是天生的領袖」。他的氣質可以在第一時間讓人懾服,並且馬上敞開心扉與之長談。曼德拉深諳溝通的技巧,他知道何時該傾聽,何時又該進逼,何時該沉著,何時該煽動。同樣的智慧也存在於他的政治嗅覺,他能察覺危機的火苗與希望的微光。於是乎他注定要成為一個政治明星。但政治明星可能是偉大的政治家也可能是狡猾的政客。讀著讀著,我想到某人稱讚前國語日報社社長何凡「一生以純潔卻不天真的心,去對抗那些天真卻不純潔的人」,原著的書寫讓人看見「智謀」與「真誠」是絕對可以並存的優點,完全不相違背。(當然,書中描寫的曼德拉已經被監獄生活收斂了鋒芒,而不是年輕時那個激進的曼德拉。)

電影好看,書也好看,但是看完心情卻很糟。一陣感動後只會感嘆:為什麼台灣沒有這麼好的領袖?南非人面對的族群差異是一望即知的膚色,背後訴說的是超過百年的殖民與種族隔離仇恨。而台灣呢?我們卻在相同的外表上強加了顏色做區隔。看似富足卻找不到認同的國家,是沒有靈魂的。我生長在沒有靈魂的國家,打看電視看到沒有靈魂的人在互相攻擊,難怪我在政治裡頭找不到一絲絲激情。

mandela-pienaar-95

原著書名為『Play the enemy』,說明了整個故事的中心思維,電影名稱『Invictus』是拉丁文,意即「unconquered」。(我也不知道中文怎麼翻會比較好聽),典自英國的獨腳詩人William Ernest Henley的詩作。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s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Finds 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我的2009年10大電影配樂

今年因為開始上班的關係,聽配樂的時間變少了。明明唱片也沒有少買啊~~怎麼年度10大都快選不出來了呢?幾經翻找與回想之後終於列出了我的2009年度10大配樂,以下10張不分排名。

##ReadMore##

男人與狗 Un homme et son chien

s3626471

Comoser:Philippe Rombi

Philippe Rombi是這兩三年來我最喜歡的配樂家之一。他的作品總是相當具有殺傷力,絕美的旋律一出場,常讓我感動地想要砸音響!這張『男人與狗 Un homme et son chien』是我心中他最棒的一張作品,幾套主旋律彼此穿插融合,整張恍若一支優雅的田園詩,完美無可挑剔。尤其適度的吉他與長笛更為樂曲增色不少。嗯,這是一張有耳朵的人都一定喜歡的音樂!(啊~~Rombi讓我武斷了起來~~)

 

東邪西毒終極版99851388

Composer:陳勳奇,Roel A. Garcia

改編:吳彤,李勛,Eli Marshall

馬友友也真的算很愛插花電影配樂了,癮頭之大可能只輸Joshua Bell一點點。比起Joshua Bell在『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中小氣巴拉的曇花一現,馬友友為『東邪西毒終極版』跨刀的氣魄就慷慨多了。終極版的配樂製作非常用心,保留原版配樂主題的骨幹再重新編曲增添血肉。配器運用繁複,中西器樂混搭但毫不突兀,錄音效果也非常棒,音響相當有層次。整體配樂格局之大絕對不輸『臥虎藏龍』,且豐富性更勝一籌。或許不是每個人都看得下王家衛的電影,但『東邪西毒終極版』的音樂絕對是值得一聽。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8e4889435f44Composer:久石讓

以久石讓生涯經典作品之多,或許這張『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已經算不上什麼突破。不過這仍是非常棒的作品,這張以大提琴為主角的配樂無論在輔助影像上或是單獨聆聽都相當出色。導演也相當清楚久石讓的音樂能將電影畫面中最動人的情感提煉出來,所以留了許多片段讓配樂反客為主,跳出來帶領影像。也因著主角的大提琴音,成就了感人劇情之外的不散餘韻。

 

第十四道門 Coraline 3sdaq

Composer:Bruno Coulais

這張可以得到年度刮目相看大獎!

當我對Bruno Coulais的印象還停留在『白色大地』時,他老兄卻交出了一張趣味盎然的新作品『第十四道門 Coraline 』。這張以人聲和敲擊樂器為主角,迥然不同於當今其他的配樂。搭配以既像囈語又像童謠的哼哼唱唱,不按牌理出牌的曲式變化,整張真的是驚喜不斷。乍聽之下我想不少人會以為是出自Danny Elfman之手。雖然Danny Elfman依舊是我最喜愛的配樂家之一,我也必須承認這張『第十四道門 Coraline 』要比Elfman去年交出的『9』要好聽多了。只可惜電影我還沒有看過,因為我實在不喜歡故事原著Neil Gaiman的寫作風格。

 

口是心非 DuplicityDuplicity OST

Composer: James Newton Howard

如果說電影『偷心Closer』中Julia Roberts 和Clive Owen那段噁爛的關係讓人倒盡胃口的話, 看『口是心非Duplicity』中兩人激盪出的化學作用也許可以算是一種救贖!至少徹底的不誠懇與相互利用比充滿猜忌的愛情可愛多了!電影與配樂都充滿了機智的火花與靈光。為了配合徹頭徹尾的快節奏敘事風格,James Newton Howard寫出的音樂也充滿了律動,有點類似John Powell的『Italian Job』,但是風格更詼諧逗趣。片頭畫面中兩大企業總裁吵得臉紅脖子粗,卻被導演用慢動作播放,再反差性搭配James Newton Howard節奏感十足的音樂,反諷效果超好!

 

暮光之城2新月 the Twilight saga:New moonnew-moon-score

Composer: Alexandre Desplat

Alexandre Desplat今年真是多產,我有聽過的作品中,以這張『暮光之城2新月 the Twilight saga:New moon』最為動聽,缺點是封面太醜。標題曲「New Moom」甚至堪稱作曲家歷來最銷魂的抒情主題。改以純鋼琴演奏的版本也非常動聽,演奏難度也不高,相信會成為少女們勤於練習的曲目吧!其實我也非常喜歡Carter Burwell為電影首集所寫的配樂,比較搖滾也比較黑暗。不過芭樂歌誰都愛,芭樂電影與芭樂配樂亦如是!今年浪漫淒美的電影真的不多,雖然暮光系列的書與電影都引起諸多惡評,但它確實填補了大家心中最浪漫且不切實際的部分,無論那個部分只剩下多小塊。Alexandre Desplat今年好聽的作品還推薦優美抒情的『Coco before Chanel時尚女王香奈兒』、和溫馨小品『Julie&Julia美味關係』。

 

陌生的孩子 Changelingchangeling-original-movie-soundtrack

Composer:Clint Eastwood

嚴格上這算是2008年底的電影,但是台灣2009才上映,我也是今年才入手原聲帶。

電影維持導演Clint Eastwood一貫的風格,內斂、人文色彩濃,節奏偏慢。Clint Eastwood自己寫的配樂也維持著以往舒緩、單旋律線的風格。不過這次的主旋律相當雋永,讓人忍不住一再repeat。電影中有3/4的時間女主角都是非常苦命的,讓人看了也是心情晦暗,恬靜溫暖的音樂至少讓我們在絕望之中有那麼點盼頭,所以說配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拯救了這部電影。這或許是我整年repeat最多次的一張原聲帶。

 

打不倒的勇者 Invictus51OEs6edexL

Composer: Kyle Eastwood & Michael Stevens

Clint Eastwood在2009年底推出的新作『打不倒的勇者 Invictus』講述南非總統曼德拉與國家足球隊的真實故事。配樂由Kyle Eastwood 與 Michael Stevens負責,前者就是導演的兒子。這組配樂搭檔之前還與導演合作過電影『經典老爺車 Gran torino』,電影是很好看啦,但是配樂比水還淡,屬於外太空雜訊等級的那種。這次『打不倒的勇者 Invictus』就出色多了!旋律的主題明顯,不再打迷糊仗。招牌的舒緩弦樂音色打底之外,因應電影題材加入的人聲合唱、非洲鼓都得到點睛之效。整體恢宏的氣勢完全一掃導演過去作品予人的極簡印象。除了配樂之外,原聲帶收錄的其他演奏曲與歌曲都非常好聽!噢~~是超級好聽!

同樣是大導演的兒子,Kyle Eastwood可以為好電影配樂,劉家昌的兒子卻只能去唱『刺陵』的主題曲,所以命運真的很奇妙呀。

 

阿凡達 AvatarAvatar-Soundtrack-Official-Album-Cover-300x300

Composer:James Horner

說『阿凡達 Avatar』是2009最讓人期待的電影絕對不為過,而配樂亦如此。實在是James Horner真的沉潛太久,過去5年的作品不是寫得爛(比如說蘇洛2,特洛伊),就是太過內斂小品,聽完就忘了(例如穿條紋衣的男孩)。把時間再拉長一點,千禧年後他優秀的作品是有的,但當年『Titanic』的手筆是再不復見了。大家嘴巴罵歸罵,心裡多少還是很期待James Horner可以再創佳績。這次『阿凡達 Avatar』的成績依舊是毀譽參半。昔日舊作的影子仍然俯拾即是。但幸好在旋律性以及揮灑幅度上Horner也解了大家10年之渴。手法而言確實是招招老梗,但好聽又是無庸置疑的。整張原聲帶在節奏與曲風的調配上相當均衡,相較之下Michael Giacchino的『Star Trek』就顯得貧乏了。Leona Lewis演唱的「I see you」曲調在全片穿插,雖不如「My heart will go on」是顆核彈級芭樂,但我覺得是很棒的主題曲。

 

忠犬小八 Hachiko: A Dog's Story14

Composer: Jan A.P. Kaczmarek

Jan A.P. Kaczmarek在鋼琴與弦樂的使用上直都非常的慷慨。在這個電子合成器當道的時代,如Jan A.P. Kaczmarek這樣抒情派的配樂家真是一股清流!褪去了『Bliss』的哀愁與『Guerra e pace』的史詩格局,『忠犬小八 Hachiko: A Dog's Story』相對地甜美且毫無負擔,基本上可以當作是『Finding Neverland』的續章,行雲流水的旋律線條讓人心曠神怡。唯一的缺點是原聲帶曲目太多而且旋律重複,如果做適度的刪減重組,就是一張完美的原聲帶了!

年度不如預期作曲家

Michael Giacchino

應該說我對他期望非常高啦,其實今年他表現也還不錯。但可惜科幻大作『Star Trek』精彩卻稍嫌單調,動畫配樂『天外奇蹟』也未如過去的作品亮眼。期待他未來能有更多更棒的作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