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金山 汪洋兩端的夢與恨

1082100_00_main

長篇小說還是需要一鼓作氣讀完。偷著片段空閒時光,花了一個多月讀完了這本『金山』,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以清末民初的加拿大華僑苦力為主角的長篇小說,怎麼看都是不討好的題材,百年的歷史脈絡也難以用短短的書摘在封底表現。真正讓人忍不住想買書來看的,其實是作者張翎自己的序文。身為華僑,張翎前後造訪了先僑的墓地與廣東僑鄉的碉樓,醞釀在心底近20年的故事終於破繭而出,不得不書。在靈感與作品之間,總存在著這樣的引誘與抗拒!小說背後的故事有時跟小說一樣引人入勝。

 

張翎的文字有獨特的魅力,更擅長具象化描寫人物心理的微妙轉變,讀者免不了會拿她來和張愛玲比較。張愛玲的筆鋒還是冷峻地多,同樣是犀利的文筆,張愛玲藏在紙張背後的是一雙無情的冷眼,好險張翎並沒有這樣的距離感。但是太好的文筆有時也是一種負擔,有些可以平鋪直敘帶過的段落經過作者稍為過火的修飾之後免不了會給讀者一種賣弄的感覺。不過這只是小缺點。讀起來還是感到珍惜的,畢竟許久沒有看到能把文字玩得這麼漂亮的作家了!

##ReadMore##

 

張翎的作品我也只讀過兩本。除了『金山』之外就是中篇小說集『餘震』(電影唐山大地震原著)。兩本書都有著同一個缺點:張翎是布局的高手,但相對地不擅長收尾,幾乎每篇故事都是忽然踩個剎車就草草結束了。『金山』最精采的段落在主人翁阿法早年遠渡重洋在金山艱苦謀生,以及回鄉娶妻的曲曲折折。阿法不服命運的脾氣與六指柔中帶剛的性格躍然紙上。夫婦倆因為命運捉弄終生不得團圓的設定頗為精彩。故事到了第二代之後便稍為失去的勁道,家道中落後更顯得發展不下去。倒不是我身為讀者喜歡看飛黃騰達的故事,看不慣悲劇。而是小說的後段逐步走向零亂,缺乏主軸。也許是僑民第二代之後的歷史資料蒐集不易,難以支撐比較完整的故事,所以東寫一點西寫一點,再加上第二代人物的個性還來不及立體化,情節主幹就散落了,故事也難再深刻。至於民初到二戰之後整個中國的動盪,在小說中只有蜻蜓點水地帶過,這塊故事還是要看陳忠實的經典之作『白鹿原』哪!(題外話,白鹿原要拍成電影了?這麼大一部書應該只能亂拍吧?)

 

掩卷沉思,其實小說最後的安排也不無道理。當年先僑華工第二第三代多數就是這樣吧?失去與家鄉的連繫,失去了文化的根源,失去了家國的認同,最後慢慢成為當地的社會文化的一個環節。再也沒有異鄉,沒有夢中的故土。前一個世紀的血淚與相思真的就如雲煙般飄渺難覓了。

 

雖然對小說後段不甚滿意,但還是忍不住讚嘆張翎對文字的掌控以及對故事性的敏感度太棒了,這應該是天賦的直覺吧!相信假以時日她一定會寫出比『金山』更棒的長篇小說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