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學史上最富傳奇也最冷血的書寫。1959年11月15日,美 國南方小鎮發生滅門血案,吸引了作家卡波提(Truman Capote)的注意,他立即趕到當地,開始一連串訪談,包括對死者親友、鄰居、當地警局,以及最重要的──兩名殺人嫌犯。
往後五年半之間,卡波提全心投入於調查被害者一家、兩名凶手(狄克與貝利)的身世,並重建慘案發生經過,與近身採訪兩名嫌犯接受審判的過程。為了深入了解凶手的心靈,卡波提與嫌犯成為好朋友。有人說卡波提在兩人身上看見自己悲慘的童年,也有人說,卡波提最後愛上了凶手。
嫌犯自力救濟,四處發函抗議判決不公。但上訴官司最後沒打成,凶手仍然伏法,而描繪他們心靈狀態的《冷血》於1966年出版,成為美國最暢銷的文學經典,卡波提也藉此登上文學殿堂的巔峰,但他從此再沒能完成新的作品。
『冷血In cold blood』是聞名以久的文學名著,最近發行全新的校譯版本,讓我得以一窺這融合報導文學與虛構小說文體,在半世紀前掀起熱潮的奇書風貌。
##ReadMore##『冷血』一書並沒有懸疑奇詭的鋪陳和高潮迭起的劇情,誰是兇手誰會被殺早在書本的開頭就昭然若揭。若是以驚悚小說來期待這本書,肯定會大失所望。因為Capote的筆下非但沒有渲染暴徒行兇的駭人場景,亦沒有布設警匪兩方在追緝與逃亡間緊繃的張力;相反地,全書幾乎是以定頻的緩慢節奏鉅細靡遺地將血案前前後後的點滴攤在讀者面前。不僅是兇手與受害人,還有一切與他們有關連的親戚朋友、愛人、牢友…都逃不過Capote的冷眼記錄。他們的生活作息、言談舉止、內心轉折…在書中一一呈現,400頁的小說中,Capote寫的每一句話都有憑有據。他用6年光陰採集關於血案的絲絲縷縷,紡就了繪著血案全貌的巨幅織錦。
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新聞媒體嗜血貪腥,恐怖攻擊與種族仇殺越演越烈,像這樣的滅門血案已不再令我們吃驚;但我們對於潛藏在這些暴行背後的情緒與憤懣的了解並沒有增加。所以在閱讀『冷血』一書時,讀到兇手的委屈與怯懦,進入他們無以名之的邪惡內心深處,仍然教人膽寒且悵然。因為Capote的書寫,我們被迫看見兇手完整的人生,而不能偷懶地給他們「惡人」的標籤。於是書裡清清楚楚地呈現了:即使他們的生命中有5%的部分是死有餘辜的邪惡化身,其餘95%的他們卻是平凡的窮人、普通的懦夫、一般的路人。更有甚者,他們身上也有著即使是暴行也掩蓋不了的善性。正如作家張惠菁所評:「卡波提的《冷血》透過細節的描寫,呈現了暴力與惡行平凡的一面,就像便利商店附近的流浪狗,或是雨天的招牌,那樣自然地存在,附著在我們生活的表象裡。」
最初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2005年發行的電影『Capote冷血告白』。電影一如此書,緩慢冷靜的步調,描述了Capote調查血案的幾年之中,與小鎮居民以及兩名兇手的相處過呈。其中特別著墨Capote與兇手Perry Smith之間的互動。因為Smith畸形的身材與纖細敏感的性情讓Capote聯想到自己,勾起了他的憐愛之心。然而兩人在惺惺相惜的交往被後卻又各懷目的,Capote想從Smith身上獲得寫作的資訊,Smith則想藉由Capote得到上訴的機會(電影好像跟書上內容有點出入),因此是彼此交心卻又彼此剝削。最終Smith伏法,Capote則完成新書並獲得空前的名聲,可是享受盛名之餘,Capote卻體驗了無以名狀的荒涼,往後的人生再也無法完成新的作品。當年我是在飛機上看完這部電影,原本是沉悶地快讓人睡著了,看完後反而感到淒涼殘酷,數日難以揮去心中的陰影。
有人說Capote最後愛上了Smith,逝者已矣,我們無從查證。但可以確定的是Truman Capote為完成此書投注了龐大的時間與私人情感,然而他本人的角色卻從『冷血』一書中完全地抽離。他對Perry Smith隱約的傾慕在書裡藏匿無形,Smith在他筆下討不到便宜,仍舊被寫成一個咎由自取,自怨自艾的孤僻人物。理論上,Capote應該於兩名兇手入獄後在他們生活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Capote卻隻字未提,僅僅在某個段落中以「某記者」的姿態低調出現。他這樣刻意的抽離也讓本書最後一絲絲血色與溫度都消失殆盡,剩下的是近乎解剖學形式的窺視、記錄與拆解。Truman Capote赤裸裸地呈現了一個血案的面貌,可是抽絲剝繭之後,真正的犯罪動機與行兇心境居然是一片空白。讀竟全書,心中所感並不是帶著了解的釋然,反而是猶如失重般的虛無。
寫著這篇心得,才發現讀完此書的我已經抓不住那「一嘗宿願」的滿足。體驗到殘酷與荒唐的另一個面相,就又與純真相離好幾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