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國小學修辭?

像我這樣國小畢業十幾年,又還沒有結婚生小孩的人,確實難以知曉現在國小教育變成什麼樣子。若不是最近李家同教授的一篇文章讓新聞炒了起來,我也不知道現在國小的國語課難度提高,甚至高到小朋友必須去補習的程度。

##ReadMore##

李家同教授說國小四年級考題裡出現的「遞進複句」、「目的複句」、「映襯法」等考題他一題也不會,要小朋友搞清楚這些修辭理論真的是揠苗助長。我仔細想想,這些玩意兒我國小時還真的”有教過”咧!我五年級時老師上課時有「補充」 過這些語法,我記得其實課文與課文間的幾頁都會有這些例句,教導學生各種句型。這些內容當然不可能考出來啦,這種考題真的太刁難小朋友了。印象中全班大概也只有我把那些補充教材搞懂。但試問10歲的小朋友能不能吸收這種內容?答案絕對是可以!不過重點不是小朋友是否能了解這樣的內容,而是小朋友學那些內容真的有用嗎?

當年學會這些修辭技巧對我的作文能力一點幫助也沒有,也完全不能提升我欣賞文學的能力。其實這些「遞進複句」、「轉折複句」聽起來真有點像文法名詞,外國人學中文或許需要這些文句分析,就好像我們學英文需要去學「祈使句」、「假設句」,我們都以中文為母語了,學這些是想怎樣啦!

而我相信國小國語課程中艱澀的內容絕對不只修辭學而已,不過以這樣的難度,對照前陣子國中學生不會背也不了解國歌歌詞的新聞,不就是最棒的「映襯」嗎!管他國語課本教得有多難,全民國文程度低落是不爭的事實。每天看的電子與平面廣告充斥著用錯的「的」、「得」、「地」與「在」、「再」。隨便看一篇文章就可以看到有人蠻有學問地說什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拜託!「錯」是磨刀石,「攻」是砥礪琢磨的意思;誰要砥礪磨刀石啊?這句話來自詩經小雅,應該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更別說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人把「效尤」用對了(效尤是指仿效他人的過錯,見賢思齊的事情可不能說成效尤~)。

所以說,課本編這麼難有什麼用?國文課程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不敢講變成大作家,至少要有欣賞文學的能力,若有可能則進一步讓文學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如果沒有「文學」,修辭學也是死的。而一門把10歲小孩趕進補習班的國語課,真的教會小朋友欣賞了嗎?

以後我有小孩,我一定要讓他認識文學的美,特別是中文的美,而且還要每天快樂地上學,至少要跟他老爸一樣快樂。不過在台灣詭譎的教育環境下,這個心願好像越來越難達到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