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懷念

我懷念起我與李沁芬老師之間的點點滴滴,當時我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大。##ReadMore##

國小六年級畢業前,老師特別來到國小部跟我們這群即將升上國中的小小畢業生聊聊國中生活,那是我和老師的第一次接觸。當時我總以為輔導室只是個學生放學後可以待著的地方,好讓家長下班來接他之類的。老師風趣的言談讓充滿未知與變數的國中生活聽起來一點也不恐怖。升上國中部之後,雖然我和所有同學一樣,每個禮拜只上一個小時輔導活動課,但我和老師特別投緣。現在已經想不起是什麼時候開始跟老師變熟,自己其實也沒什麼問題需要被輔導,但青春期的孩子總有鬧不完的笑話、掰不完的詭辯、還有犯不完的小錯誤,也許就在那一次次爆笑、一次次爭論、與一次次的指正之中,老師和我變成朋友了!

老師福態的外型與甜美的笑容讓所有人一眼就能牢牢記住他。回顧十幾年在實驗的日子遇到老師無數,如此鮮明的外在形象也許只有范振祿老師可以媲美。當然這樣的外型也會帶來困擾,她對於國中生那些幼稚的竊竊私語其實也會生氣的。但是氣歸氣,罵歸罵,她還是那個幽默風趣,一開口就讓學生忘記課業壓力的老師;而我們儘管偷偷給老師起了個諧謔的綽號,卻完全不影響我們對老師的愛戴。畢竟那個時候我們幾乎幫每個老師都取了綽號。漸漸地,李老師的綽號變成了暱稱,「暱稱」可就是交情限定,不是人人都有囉!

原來,國中生的壓力這麼多!課業壓力、升學壓力、人際焦慮、缺乏自信、跟爸媽吵架、跟老師吵架、跟男女朋友吵架…這些問題都會跑到老師那邊去!升到國三時,輔導活動課已經變成生活很重要的調劑。畢竟連藝能科都有期末考了,輔導活動是唯一一堂不用考試的課啊(除非有人把班會也算進去…)。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更是利用輔導活動課大大發揮了創意。那年愚人節,兩位人高馬大的男同學在李老師的課堂上忽然翻桌大打出手,一旁勸架的同學也一併挨揍。老師被嚇得花容失色之際,全班跟老師大喊『愚人節快樂~~』然後笑成一團。我已經不記得老師究竟是笑到沒辦法生氣還是氣到只能夠苦笑。我只知道無論多少年後,只要我回去學校,踏進輔導室的大門,老師就會指著我對身邊的同事說:『就是他們班!我這輩子愚人節被整得最慘的一次…』

嗯,這輩子。往事歷歷如昨,那也是我這輩子最過癮的一次愚人節。

升上高中之後,沒有輔導活動課了,我還是常常繞去輔導室跟老師串門子。在小小的輔導室裡,老師也分享了我帶社團的甘苦、推甄上榜的喜悅。而悲傷時,老師也在我們身邊。高三上,我們班在畢業旅行出了大車禍。有人走了,有人在加護病房,班導師也受傷住院。全校沒有人碰過這樣的狀況,我記得訓育組的羅老師說她一邊安慰學生不要怕,自己卻怕極了。當遊覽車載著悽悽惶惶的我們回到學校,那時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哭什麼又是笑,只剩下冷瑟瑟的麻痺。李老師守在教室,發給同學一人一張卡片,要我們第一句寫出來鼓勵自己,第二句鼓勵班導。老師對我們這群17歲的孩子有信心,她知道我們可以收拾悲傷與恐懼,讓父母師長們不要太擔心。而今回想起來真不知道這算是哪招?還真的奏效了。我相信羅老師的話,那時李老師的心裡想必也是害怕的,但是她卻給了我無比安定的力量。沒有人知道的是:其實老師比誰都更需要安定的力量。

大二時,忽然從新竹傳來老師住院的消息。待我回去實驗,才知道老師根本是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長年糖尿病導致的腎衰竭幾乎要了她的命。此後老師過了好幾年倚賴洗腎的生活。因為自己讀醫的關係,每次我和姊姊回去新竹跟老師談天說地,還多了個健康諮詢的功能。談洗腎有多累、生活多不方便、因為生病請假的關係考績被打得很難看、談這個醫生有多好、那個醫生多固執不肯幫她多脫點水…。知道老師嘴饞,帶了巧克力蛋糕回去又怕她不能吃多,只好切小小一塊…。後來老師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的過程也是相當驚險。之後話題就變成了要吃免疫抑制劑、還是必須控制血糖、出入公眾場合就很怕被感染…這些苦中作樂的回憶,卻無形中為我的學醫之路上了寶貴的一課。畢業10年,現在我再也沒有機會坐在輔導室的大骨頭跟老師抬槓了,才發現這些零碎的時光是多麼地珍貴。

隨著繞著這些病痛打轉的話題,我也漸漸變成一個大人了,而我也漸漸地發現,老師也有她的焦慮與懊悔。總是胖嘟嘟的她沒有好好談過一場戀愛,她才40歲卻全身都是病,她累了卻還不能退休。有一次,她甚至開玩笑地對姊姊說自己要開始擔心以後會不會『孤老一生』。矛盾的是,在玩笑背後我們也知道這個擔憂也許會成真?那時我覺得老師真的太低估自己了。有這麼多感謝她的學生,就算不常見面也總是記掛著她,她怎麼會孤單呢?我也曾告訴自己,要跟老師保持連絡,偶爾回去看看老師,二十年後好好證明給老師看她才沒有『孤老一生』咧!

可惜,這些話,我沒有親口對老師說。

年底姊姊從美國回來,原本約了老師要吃飯,老師卻臨時住院了(我們心裡想的是:again?)。間接地知道老師這次住院被意外診斷出癌症,更讓人覺得心疼。我跟榮總的同學打聽了老師的消息,知道她需要靜養,不能被打擾,但我卻沒有勇氣打電話給她---我想我沒有辦法面對一個沮喪無助的李老師!想起來真的很可悲,我在醫院天天面對病人與家屬,handle各種情緒的反應也大致瞭然於心,但是自己的老師生病住院,我卻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她。因為這份遲疑,我失去了最後一次跟老師說話的機會。

今天終於鼓起勇氣跟班導打聽她的情況,想說明天就打給老師給她打打氣,卻晴天霹靂地聽到老師已經在兩天前過世的消息。轉撥給施老師問了大概的狀況後,我在醫院的值班室痛哭失聲。我沒有在最後這段日子付出我應給的支持,天真地以為我還有時間。這麼多年來,實驗中學有多少學生步入杏林?但是在老師最脆弱無力的時候,她還是只能把自己交給素昧平生的醫師,而我們這些披上白袍的學生卻總是後知後覺。

無以名狀的虛空,深深的遺憾。

我想起10年前那個害怕卻神色若定的老師,陪著我們這群孩子經歷了死神的殘酷。而今死神來到你的面前,誰又是你的輔導老師呢?當你怕極了的時候是誰安慰你不要怕呢?老師,其實我們都在默默幫你加油,你感覺到了嗎?你走了,我們有多麼捨不得,你聽到了嗎?

我不是教徒,但思念老師的時候,我忽然想起『傳道書』的一段話: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我確實不能參透,為什麼老師這麼好的人要承受這麼多的病痛?然而萬物都有定時,這定時卻又埋藏於無常之中,我們也只能學會接受。念著這段話,我漸漸感到平靜。

擦乾眼淚,我想至少老師不用擔心自己會『孤老一生』了!實驗中學的老師們正在收集關於她的文稿、相片、影片,要出版紀念文集。雖然我們不能夠分擔她身體的病痛,也難解她心頭的煩憂,但她的身邊充滿著愛她的人,這是千真萬確的。老師的一生已經結束了,但她的爽朗、她的活力、她的溫暖永遠不會消失。她-才-沒-有-孤-老-一-生-咧。

最最親愛的球芬老師,我15年的好朋友,抱歉我還是用暱稱喊你,抱歉我讓你失望了。對了,我發現你再也不用擔心血糖和血壓了。如果我有機會去看你,這次不用切成小小塊,我燒一整個巧克力蛋糕給你好嗎?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三個傻瓜

ThreeIdiots週末終於去看了最近口碑發燒的印度片『三個傻瓜』。整部電影其實也就是老生常談,但故事題材非常生活化,讓人第一次感到歌舞昇平的印度電影其實也沒有這麼遙遠。

##ReadMore##

電影的主軸很簡單,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天才一直打破既有的成規,最後不但完成了夢想,得到了真愛,更深深震撼了摯友的人生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居然會一直想起Pixar的動畫電影『料理鼠王Ratatouille』。主角藍丘的生命格局在社會期待之外,因此總是承受世俗眼光的打量與威權體制的打壓,這歷程其實就跟卡通裡的小老鼠一樣。當電影以一隻小老鼠為主角時,看電影的我尚能保持客觀,會心微笑或捧腹大笑倒也不失為看電影的正常反應;但同樣的故事藍圖,卻把場景拉回我最熟悉的大學校園,那些微笑大笑就變成了捶胸頓足,低首汗顏了。畢竟,藍丘挑戰了我們所妥協的,堅持了我們所嚮往的。尤有甚者,編劇還安排了一個書呆子,狠狠揶揄了我們這些死讀書還自鳴得意的傢伙。老實說,我也不是因為主角當眾嗆老師嗆系主任而感到振奮。可是,藍丘以一種現代令狐沖的姿態,展現了不受傳統教育價值觀綑綁的自由,還有單純為『知』而喜悅的幸福,讓人心底某個無論被喚起多少次都還會陷入沉睡的部分又甦醒了。只是這次甦醒不同以往,因為校園生活已經離我遠去。


想來,多少會慚愧,會惆悵的。


電影好看,主角的個性會迷人,不只是因為他是個不受控制的天才,還有他的熱情與誠懇。電影中對友情的刻劃也讓人想念起大學時光啊。並不是說我也有好朋友跳樓或者誰爸爸中風之類的(聽起來真是太邪惡了),而是那個時期建立的友誼,分享的夢,交換的心事,有很多莽撞,奮不顧身…是離開大學之後再也無法替代的。我有時也會想起那段全班同學排班守在加護病房外面的日子,或者某次出隊時大家聊著聊著硬是把星光聊成曙光的傻事…以及很多很多。電影看到末了,我其實不太在意藍丘有沒有成為發明家,或者有沒有發大財,重點還是希望三個傻瓜能夠重逢。畢竟,有再大的成就也是需要有朋友分享。人一生也真的需要幾個你願意為他迫降飛機,或者忘記穿褲子就出門的朋友。


1011170358292165_1


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都在打打鬧鬧中演完,但故事所著墨的價值觀、人生態度等,其實十分嚴肅。用諧趣的方式包裝意旨,更清楚地發揚了喜劇的哲學層次,是這部電影最讓人激賞的地方。會紅不是沒有道理!這真的是近半年來看過最棒的電影了~~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華山 小霞 安全島

129349007993535000

年底的某一天,因為聽陳小霞的mini concert,所以去了久違的華山藝文中心。想想每天上班下班都會坐公車經過這裡,但上次走進去已經是大學畢業前的事情了。因為是廠房倉庫改建的緣故,這個藝文中心在空間上顯得格外奢侈。尤其地處忠孝東路與八德路之間,對照著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碌地上班下班上學放學,更彰顯了這個藝文中心與週遭的衝突性。

手工藝小店鋪、展演中心、小劇場、幾米特展…彷彿一個不屬於台北市的悠閒生活正在這城市的心臟潛伏著。漫步其中,忽然想起了馬路上的安全島。佇立在水泥叢林的車水馬龍之間,卻總是栽種著用新修剪維護的花木,安全島的美感,往往也是這樣的唐突!或許這樣的藝文中心,也像是生活的安全島,在橫衝直撞的戰鬥式生活中有這樣一個地方作為緩衝,也許能夠減少精神生活上的頭破血流。

陳小霞是風格獨具的創作者,低調的她有著一頭黑瀑般披肩的長髮與一張稜角分明的臉孔,在樂壇耕耘超過30年,創作力依舊旺盛。陳小霞沙啞的歌聲裡有種口白的特質,但又和李宗盛那種韻腳工整又用字精確的剖析式口白不同。陳小霞的作品比較私密,「坦白」是她迷人之處。37歲才發表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那時她的作品已經非常成熟了。身為作曲者的她譜出暢銷曲無數,身為歌手的她雖然絕不算暢銷歌手,但同樣擄獲不少人的心。這次在Legacy舉辦個唱,門票迅速銷售一空,便是最好的證明。

演唱會大致分成兩部分,上半場唱自己專輯裡的歌,下半場則是她寫給歌手們的作品。或許就像她自己說的,有些歌寫出來了也不知道可以給誰唱,收在抽屜之後過了幾年變成自己來唱。這些「不知道給誰唱」的歌大都非常有個性。比如中板的『暗舞』,詭祕的『暗夜』,淒清的『聽歌的人』…等等。陳小霞特地花了點時間介紹『查無此人』這首歌,講她曾一度想要去找人催眠,回去看看小時後的自己,或許可以替未來找到一點答案。這個想法講給作詞人姚若龍聽了之後,過幾天便跑出了這首『查無此人』的歌詞。後段的歌詞很有殺傷力:

##ReadMore##

查無此人 他們說查無此人 青春只剩一段未完的愛戀

偶爾像被風捲起的黃葉 落在心口上像一滴 被忍住的淚

我們每天在塗改昨天的自己,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查無此人」也許不見得是壞事,但思量起來也確實讓人惆悵。

陳小霞寫出的金曲太多,而且支支芭樂!這麼一個歷經滄桑的女子,卻是當今歌壇純愛曲風的舵手之一,想想也頗有趣。老歌如孟庭葦『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新歌如郭靜『下一個天亮』,梁靜茹『瘦瘦的』被她唱起來毫不彆扭。只是想想這女人半小時前才唱完那鬼氣森森的『暗夜』,不免擔心她會人格分裂啊!連續兩首由施立填詞的歌:楊乃文『祝我幸福』,陳奕迅『好久不見』串在一起,那意境真是慘絕人寰!黃鶯鶯『情雪』和王菲『撲火』則是意料之外的曲目,能夠現場聆聽實在教人振奮。陳小霞在段組曲的演出中一口氣演繹了十幾首歌。也許正如她所講,歌一旦交了出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屬於作曲者。因應著編曲與歌詞意境的轉換,有些歌也不再適合當初創作者的心境。其實聽得出她唱來有些吃力。正規曲目最後一首歌是她第一首的台語創作『傀儡尪仔』,當年也因為這首歌的demo開啟了她當歌手的契機。激越的音樂表情在她的創作中難得一見。陳小霞說了,當初她在唱片公司製做部門工作,為了創作,只好犧牲睡眠時間來寫。因為她是一個「每天都要寫歌」的人。聽『傀儡尪仔』,彷彿可以看見那個依靠著創作尋找出口的女子,憑著音符一筆一筆開鑿出生命的旋律。在這樣的作品面前,那些小情小愛的歌曲就顯得不痛不癢了。

演唱結束,離開Legacy,沒幾步路便跨出了華山藝文中心。雖然是接近午夜時分,台北的街頭依舊喧鬧。轉頭看,回想剛才在這座安全島裡頭,有30年的音樂生命,有3小時的感動匯聚,有人唱得忘我,有人聽得入迷。戲散燈熄,在這城市依舊顯得匆忙的夜色裡,我感到特別地平靜。

 

5306531890_a1b8b0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