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年夜飯

因為有兵役在身,這個年只能在台灣過,不過我的年假還可以放第二梯(也就是正常年假),已經值得慶幸囉!長這麼大第一次和爸爸兩個人過年,因為我媽跑去米國陪我姊了。雖然媽媽一直都不是所謂「大廚型」的媽媽,但是每年的年夜飯都還是很努力變出十幾道菜,這次廚房總監換人坐,負責煮的和負責吃的算來算去就只有兩個人,我們仍舊決定玩大的,要擺出滿桌佳餚吃頓夠爽的年夜飯。

##ReadMore##

年節前開菜單最好玩,每回寫著寫著都會飢腸轆轆,手中的筆都好像變成筷子了。雖然喜歡燒菜,煎煮炒炸等廚藝也算「略懂」,我的廚藝天份還是有限。我的每個步驟都必須在食材下鍋前計畫好,那種卡通裡面拿著鍋鏟時靈光一閃的情節與我無關。兩個瓦斯爐就會佔據我所有的注意力,再加上一個烤箱就會害腦容量超載囉。做個4菜1湯每每要耗去我2~3小時,外加一個像是被轟炸過的災區廚房。要做年菜是沒問題,但還是要量力而為,我和爸爸決定自己做幾道家常菜,再去外面買幾道功夫菜。整份菜單開下來,洋洋灑灑12道,好不壯觀!

所有的食材與預定的功夫菜都在小年夜進了冰箱(包括一路風塵僕僕隨著我從新竹到桃園參加同學會,待在達達家冰箱一個下午後又運來台北的兩塊牛腱子)。滿冰箱的菜都要在第二天煮好熱好,光想就覺得廚房會塞車,我還特地寫了一張schedule,免得到時候手足無措就糟了。

大年三十,我的作息如下:

10:00
走進廚房,老爸把所有食材都拿出來退冰了。
開始泡香菇、把所有要丟進素什錦的食材都切絲。
牛腱、豆干、花生進滷鍋。

11:00
菜還沒切完,打開電視看網球,發現Safina快要輸了。
決定開始醃排骨、打蛋、泡蝦仁、蒸香腸臘肉。

12:00
Safina神奇逆轉晉級,Federer準備進場展開16強賽事
終於把菜切完了

13:00
Federer輸掉第一盤,第二盤也不妙,我萬念俱灰決定開始炒素什錦。
素什錦好大一鍋,最後把菠菜加下去的時候都快翻不動了。

14:00
Federer連輸兩盤後比賽進入膠著,兩個人都打的不好不壞。
開始炸排骨、炸蝦仁,瀝油放著。專心看網球場上的大叔。

16:30
Federer這打不死的上演五盤大戰,最後終於把年輕人體力耗盡。果然薑是老的辣,不知道這老薑今天在虛什麼。
電視關掉,改放梁靜茹新專輯。
牛腱炮製完畢,魚頭進蒸籠,獅子頭上瓦斯爐。

17:30
東坡肉進電鍋,空出來的瓦斯爐讓給鮑魚還有熱炒類。
大明蝦進烤箱。
這時流理臺已經變成廢墟,爸爸轉戰洗衣間幫我刷炒菜鍋。

18:00
終於準備開飯,赫然發現忘記熱鱔糊,趕快送進微波爐。

18:20
噹噹噹!年夜飯開動!

燒菜真的很好玩,掌握火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鍋中食物由生變熟,就像是在一轉瞬從睡夢中醒來。於是你將它們盛起,擺滿一盤的色彩斑斕。

這幾年我不喜歡幫食物照像,覺得拿相機對著盤子照啊照的好像有點蠢,不過這頓飯耗我整天精力,值得破例一次,本次美食寫真所用餐盤皆由我家父親最愛的康寧瓷器擔綱演出。

IMG_5069 IMG_5070

海鮮扒時蔬:花椰菜、萵苣、豆芽菜、魷魚、蝦仁、干貝、雞湯。經過計算這樣一盤+一大碗,光是食材成本就要600大洋!作法簡單,擺盤美觀,最適合當年菜囉。

IMG_5072

素什錦:油豆腐、豆干、干絲、香菇、洋菇、金針菇、菠菜、如意菜、黑木耳、金針。雖然我放了很多鹽,最後吃起來還是淡淡的,跟我媽我姊燒的味道差不多。不過餐桌上有一道清淡的菜色也不錯啦。

IMG_5076

橙汁排骨:鮮榨橙汁+濃縮酸梅湯+上等排骨,賣相不錯,但是不夠酸,難道偷懶不用陳皮就會差這麼多嗎?看來下次要研究研究。

IMG_5079

滑蛋蝦仁:經過軍中弟兄指點後,我終於做出像樣的滑蛋了。不過這次用太多顆蛋,應該用平底鍋來炒形狀才夠美,但是口感100分啦。

IMG_5090

五福拼盤:香腸臘肉從南門市場精心挑選,魷魚和明太子從家附近的菜市場買回來。滷牛腱、花生、豆干是前一天由達達的爸爸親自傳授,總共滷了4個半小時,入味入到骨子裡。老爸說他沒想到我會滷成功,早知道就丟滷蛋下去了!下次一定要連香菇一起滷,還有牛腱要多丟幾塊,考慮多加點糖,少加豆瓣醬。

IMG_5088

海膽醬烤明蝦:爸爸負責的大作,只烤兩隻,海膽醬來自宜蘭,明蝦比皮球還有彈性。

IMG_5085

東坡肉(川陽郁坊):鮮嫩欲滴油滋滋,此美味只應天上有!

蟹粉獅子頭(川陽郁坊):湯頭鮮醇勝美酒,白菜香軟賽排翅,極品當如是。

IMG_5084

干燒魚頭(川陽郁坊):照片上看起來很像整頁吸菸的肺臟灑上蔥花!除夕夜魚只能吃一點,所以到底味道如何我還沒什麼概念啊。

韭黃鱔糊(川陽郁坊):6分鐘微波爐出好菜,喔耶!

IMG_5082

阿一鮑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阿一鮑魚,花消費券買來的唷。花菇的彈性驚人,口感與鮑魚無異,太神奇了。

再加上事先做好的年糕,剛好是12道菜囉!接下來幾天的假期就靠它們餵飽咱們父子倆囉。(左上角的紅色袋子是Esme的美味喜餅,春節假期的早餐就靠它囉~)

IMG_5093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curious_case_of_benjamin_button_ver3

關於一個生下來就是個老頭子的男人,隨著年歲增長越活越年輕的故事。片子真長,快要3個小時喔,但是原著短到不像話。

##ReadMore##

電影改編自F. Scott Fitzgerald的同名短篇小說,原著短短30頁而已,光是Benjamin出生和老嬰兒時期就佔了1/3的篇幅,接著以類似流水帳的形式交代了主角的一生,穿插了許多滑稽情節,比較像是奇幻命題的成人童話(我想這應該F. Scott Fitzgerald隨手寫來賺稿費的故事吧!)。電影不只風格與原著大相逕庭,情節也大幅度修改。基本上只保留了主角本名和「越活越年輕」的設定,其它如年代、生長背景、婚姻、冒險經歷全都換過了,敘事手法也改成倒敘法,並藉由Benjamin的回憶錄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下筆。說是改編,倒不如說「inspired by…」來的貼切。

這樣時光錯置的題材看似新鮮,其實不見得好發揮,而且電影界並不乏類似的作品(前兩年有『教父』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的Youth without youth,將上映的也有暢銷書『時空旅人之妻』改編的同名電影)。而我看不到本片在奇幻故事設定的背後開發出獨到的見解,反而被它的架構牽著鼻子走,因此花了太多精神去交代男女主角變年輕/變老之間的差異,電影被拉得又臭又長毫無彈性,等到男的終於變回嬰兒,女的終於老到臥床,電影也就結束了。主角們在充滿張力的劇情設定下卻缺乏鮮明的個性,他們從相遇、相愛、分離、重逢之間的心境轉折與成長也不夠細膩。他們應該像是兩列相向行駛的火車,注定只能有短暫的交會而後遠遠地與對方分離,這樣的關係應該充滿了急躁、緊繃和焦慮。然而電影的節奏卻一個勁地緩慢沉靜,我看著看著漸漸感覺自己在看化妝/特效的炫技大賞。

雖然劇本有待加強,但技術部分彌補了劇情深度的不足。本片的化妝、服裝、特效、攝影、配樂都表現一流。燈光與攝影、藝術指導的配合無間,讓畫面散發著寧靜悠遠的氛圍,彷彿時間就在光影緩慢變化與流轉間點滴流逝,無論變老還是變年輕,誰也不能對抗時間。Alexandre Desplat的配樂也很棒,為這部泛著淡淡哀愁的電影再上了一層水霧色,只可惜主題不夠豐富,整體表現無法超越『色戒』。

pitt

Brad Pitt面對從影以來難度最高的角色,演技的寬度確實讓人驚豔,只可惜還是達不到我期待的標準。他雖然精準地表現出各個年齡不同的肢體動作與神情,卻演不出「小孩住在老軀殼」、「老人住在小軀殼」的衝突性(劇本也沒有給他足夠表現真實年齡變化的台詞就是~~)。電影最後段,電腦特效與化妝技術讓他重回90年代奶油小生的面容,效果之好真的是嚇到我了。

cate

Cate Blanchett過去傑作太多,這次的表現只能說稱職,算不上優秀。網路上許多人為了她在眾多影評人協會與金球獎被嚴重忽略抱屈,稍早揭曉的奧斯卡入圍名單也沒有她。但老實說這部電影從頭到尾戲都不在她身上,她鏡頭再多也只是陪襯,頂多可以說大姊她的風采讓電影增色不少。以今年女主角獎項擁擠的程度,踢掉Cate一點都不奇怪(但是讓Jolie入圍就奇怪啦~~)。

julia ormond好久沒在主流電影中露臉的氣質美女Julia Ormond重出江湖,昔日小布的愛人而今年過40,魚尾紋藏不住了,卻反而變成小布的女兒。雖然她的角色跟本可以刪掉,但還是很高興可以再看到這個演員。

蠻訝異David Fincher會執導這部電影,他之前得作品大多走冷暗的風格,並不是我心目中最適合這個故事的人選。結果他確實把這部電影調製得氣韻十足,但人性部分不夠細膩。把故事改以倒敘手法呈現並沒有增加說服力,但是把時間點設定為「一次大戰結束」到「2005年紐奧良水災」的確是一著妙棋。當大戰結束,一面倒著走的時鐘象徵著Benjamin Button奇異旅程的開始;而當Daisy嚥下最後一口氣,世界將面臨另一場浩劫,那面時鐘則靜靜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衰弱地轉動著,任憑惡水將它淹沒。正走也好,倒轉也罷,生命終究要歸於塵土,正如再怎麼悠長的時間終究要化為針尖上的一滴水隨著逝者奔流而去。Benjamin Button的人生或許不凡,但生命的皺褶並不僅只是面容上的紋路,他終究是跟我們一樣要學會生命的習題,經歷相遇、分離、愛與割捨,這些「不奇幻」的過程才是他奇幻旅程的不絕餘音。

benjamin clock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園長夫人

Diane_Ackerman

讀書時,有很大一部份的樂趣是在欣賞作家們寫出的漂亮句子。人人寫文章都只用一支筆,莎士比亞用來用去也沒有用超過26個英文字母,然而就是有人搖筆桿搖出千萬風情,排字母排得天地同戚,這就是文字的功力。有時候讀到擊掌叫好之際還會暗自生氣:為什麼我寫不出來!國內作家我最喜歡張曉風、張惠菁、蔡珠兒,國外作家則以Diane Ackerman最讓我佩服。

##ReadMore##

Diane Ackerman是作家也是自然學者,我手邊收藏她的『感官之旅』是教人嘆為觀止的博物史漫談,『鯨背月色』、『稀世之珍』則是兼具保育關懷與文字美感的生態文學,讀起來每每讓我驚訝她的文字功力。即使有一層翻譯的隔閡,自然學者的鉅細靡遺有條不紊融合了文學家滿溢情感的如詩筆觸,爆發出的能量依舊驚人。

『園長夫人 The zookeeper’s wife:a war story』是Diane Ackerman的新書,以真人真事為背景,敘述二戰時期波蘭華沙動物園的園長夫婦利用動物園作掩護,協助逾300名猶太人藏匿的故事。

開戰前,園長一家的生活猶如Disney卡通的夢幻世界般美好,每天早晨在各種珍禽異獸的鳴聲中睜開眼睛,床畔是幼年山貓、腳邊是小獾、跟兔子同桌用餐、與鸚鵡嬉戲。而德軍入侵華沙後,這個樂園瞬間崩塌。動物園遭到轟炸,動物們四散逃竄到華沙街頭,與慌亂逃命的市民們一同在戰火下奔跑。獅子、大象等有收藏價值的動物被德軍運到德國的動物園「代為保管」,其他動物則由官兵任意殺害。伊甸園一夜之間成為空蕩的鬼城。園長與夫人沒有氣餒,他們利用原本動物園的建築物改作為養豬場,為德國軍隊提供肉品(還故意讓豬隻感染寄生蟲以削弱德軍的戰力);繼而改為毛皮工廠,為德軍提供禦寒衣物的原料。在與德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表面下,他們與華沙的反抗軍密切合作,同時協助救援猶太難民的行動,他們利用動物園作為猶太人逃出猶太區的中繼站,供之短暫停留後再後送到更安全的藏身地點。為了方便,也顧及隱蔽性,所有暫居園內的房客們都有了動物名字作為代號,冥冥之中上天似乎又賜給園長夫婦一個新的動物園。然而動物們組成的動物園有如天堂;受壓迫的人們組成動物園,卻只能在恐懼與傷痕的見細尋找歡笑的殘影。

園長是這一連串的地下活動的靈魂人物,而園長夫人是他最好的後援。她無從參與活動計畫,只能從丈夫透露的少許口風中捕捉整個行動的輪廓,並竭盡所能地照顧躲藏在動物園的房客們。全書從園長夫人的雙眼來看這段往事,更能凸顯小人物在大時代的荒謬下是如何的堅強。即便戰火無情、惡人當道,身為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她仍抱著最單純的冀求:希望丈夫每日平安返家,希望兒子遠離戰爭的醜惡,快樂地成長。確實,園長與園長夫人只是平凡人,他們也會惶恐、也會憤怒、也會崩潰。但他們在心力交瘁的同時並沒有停止愛人與助人,這點造就了他們的不凡。

戰爭終究會結束,可是戰後的人們再也回不去戰爭以前的樣子。戰後的華沙由蘇聯統治,儘管動物園風光地重新開幕,曾參加地下反抗軍的園長卻再也不能在鐵幕下盡情施展抱負,幾年後便辭去了園長的職務。數十年過去,園長與園長夫人早已長眠,他們的兒子業已兩鬢如霜。曾與各種小動物為伴的他如今沒有任何寵物,童年的那段記憶被他深埋在記憶深處,就如同華沙埋藏了屬於上個世紀的無數往事一般。在這些往事中,許多當年伸出援手幫助猶太人的故事也就因為無人記述而在時間的沖刷下漸漸為人淡忘,所幸Diane Ackerman還能找回關於那段時光的絲絲縷縷,編織成這本『園長夫人』,這平凡卻偉大的故事才得以流傳。願我們能在殘酷的故事中學會慈悲,在勇敢的故事中學會無畏。

zookeeper

※ 本書的「斑馬垂眉」封面,我覺得是去年最棒的封面設計。

※ 這篇文章寫寫停停刪刪補補歷時半個多月,仍免不了雜亂無章,唉呀。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Goodbye,Bora!

2009年1月12日早上11點,我賣掉了我的Bora,正式告別四輪族生涯。

##ReadMore##

算一算我的Bora也跟了我六年半了,這些日子裡雖然跑的路程不多,它依舊見證了我一路以來的足跡。人醫營的探險、深夜裡從屏東直衝台北、戀愛甜蜜與即將分手的車內僵局、實習期間大大小小的搬遷、花蓮長達一個月的瘋狂旅程…。曾經以為這台Bora會一直陪著我直到考上專科醫師、自組家庭,不過我們之間的緣分居然戲劇性地在今年嘎然畫下了句點,直到現在我坐在電腦前面還是感到有點恍然。

一切就從我去台大醫院簽約那天說起。我步出台大醫院,左轉走往仁愛路搭公車,途經兩廳院,逛完敦南誠品之後再悠哉地搭車回民生東路的家,這樣一個圓形的交通路線基本上囊括了我家、醫院與台北市重要的文化據點,讓我十分滿意。然而這個圓也同時囊括了台北市交通惡夢的重要據點。我發現這整個原型都不適合開車,更不適合停車。換言之我未來幾年都會依賴大眾運輸,只有周末才有可能用車。而我又會為了一輛不太用地到的車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張羅一個停車位,所以車子應該留在新竹。對一個台北人來說,放一輛車在新竹跟放一輛車在蘭嶼沒有兩樣,那麼…是不是應該把車賣了呢?

說巧不巧,就在我萌生這念頭的幾天後,部隊裡就有朋友跟我聊到想要買車,原本只是拗我:

『你不是說你的車子很好開嗎?賣我啦!』

我仔細想一想:『恩...好像真的可以耶,我跟家裡討論看看。』

想不到跟家裡一提,爸媽也很贊成把車子處理掉,把車子晾在那邊燒稅金畢竟不是正確的理財態度。雖然我不急著賣,但朋友很希望在農曆年前可以完成交易好開車回家,所以等放完元旦假期,老爸回台灣之後,就開始估價談價啦!

這兩天開著我的Bora來回營區與家中(其實我已經至少3個月沒碰它啦~),再次發現它真是一部天殺的好車。有那麼幾分鐘的時間我幾乎是不想賣了,但理智終究說服我應該放手。今天早上我在整理車內大小抽屜與後車廂的雜物,好像探索著過去幾年回憶的沉積岩層,遺落在車廂的歌詞本、海報、從愛杏社辦拿來卻忘記歸還的譜架、麋鹿角、站在儀表板前面的賤兔與趴趴熊…,被我一一撿起拔下。除了前座幾處抹不去的雙面膠痕之外,整輛車只剩下標示里程的那幾個阿拉伯數字如舊,它再不是我的車了!

今天順利地在中午前把車交了出去,從此身邊少一串鑰匙,往後再沒有臨時起意的兜風、再沒有毫無顧忌的練歌場、心情不再隨油價起伏,Goodbye, Bora!不要太想我,也別忘記我!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基地歸來

昨天歷經7個小時的車程,我押著救護車回到駐地營區,結束了長達兩個半月的基地生活。

基地結束意味著我終於要回到旅部醫務所過我原本安逸開心的生活,說不興奮是騙人的,但是我對於連隊上的生活還真有那麼點懷念啊!一開始我剛下基地時是一個什麼規矩都不懂的醫官,在營裡常被人看不順眼,被人賞了冷言冷語只能暗自生悶氣;直到最後半個月,總算和所有人混熟,再沒有人找我碴,也終於能被當成軍官一樣尊重。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吃的苦頭其實也不算什麼,但彼時我實在是嚥不下那口氣。一直到現在我仍然是看不慣部隊裡的某些事情,但人就是這麼自私,一旦這些鳥事不再往你身上招呼,你似乎也就不如當初那麼忿忿不平了。

##ReadMore##

最近這兩週,連隊上常有人說:「醫官,等我們基地結束回去駐地,我們就看不到你了耶~~~」其實我也真的有些捨不得這些大朋友小朋友(他們年紀和位階都比我小嘛),兩個半月來我和連上的輔仔當室友當到變麻吉(其實是變麻吉之後他自己跑來我的寢室跟我擠),也早習慣了每天和他拌嘴的日子,我還認真想過,如果基地結束後真的要我回去連上,我好像也OK?我都這麼回答弟兄們:

「沒關係,我偶爾還是會回來看你們啊!順便跟輔仔算算帳。」

「是嗎?要是我就不會回來!」弟兄們的回答倒也一針見血,畢竟旅部醫務所的生活比起連隊生活簡直是皮皮科與神經外科的差別啊!

昨天推開醫務所大門的時候,真有大喊「我回家囉」的衝動。稍微逛了一圈,發現醫務所比我離開前乾淨許多,原本藏汙納垢到我懶得打掃的地方現在都變得一塵不染,小花園裡多到可以埋屍體的落葉不見了,花木被修剪到連蜘蛛都懶得在上頭結網。原來我消失的這段時間裡醫務所可被長官們督導得爽歪歪呀!坐在晤談室裡頭舒舒服服看了半小時的電視,發現自己不用擔心部隊集合也不用擔心天外飛來任務,這裡根本就是天堂啊!

在我退伍前我們營還要下一次基地,如果沒有意外我會在基地期間退伍,所以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再把我抓下去還是會另外找一個可以全程參與的醫官當替死鬼,但在這之前,我要好好珍惜旅部醫務所的時光唷!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陌生的孩子 Changeling

changeling

一直很喜歡Clint Eastwood執導的電影,所以元旦假期跑去看了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Changeling』。據說電影編劇是從一堆即將被洛杉磯法院銷毀的舊資料中翻出這個被世人遺忘的故事。電影果然就是東木爺一貫的風格,節奏慢、重點人物少、內心戲很多。大致的劇情是這樣:

「1928年,洛杉磯,單親的克莉絲汀某日返家後發現兒子離奇失蹤。數月之後,一名自稱是失蹤者的九歲男孩現身,在警方及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克莉絲汀勉為其難答應留下男孩,但她心知肚明這個男孩並不是他的兒子…在婦女沒有發言權的當時,克莉絲汀在宗教民運人士瑞文蘭德的協助下,聯合對抗體制找尋孩子失蹤的背後真相。」

##ReadMore##

在那個年代,一個弱女子要對抗貪腐的警界,無論她多麼有決心,都是一點勝算也沒有。警方甚至可以把她關進精神病院,理由是她「認不出自己的孩子」。而精神病院裡早已住滿了跟她一樣被警方迫害的弱女子。所幸,另一樁案件的偵破,意外地證明了她確實被迫收養了錯誤的男孩,冤屈得雪,警方也受到應有的懲處。但是,她的兒子再也沒有回來。

看電影的時候我想到了另一部也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高中時老師放給我們看時,我趁下課時間偷問結局,想趕快知道主角最後有沒有脫離冤獄,老師回答我:「雖然有,但傷害已經造成了。」『陌生的孩子』也是一樣,表面上看起來正義是得到了伸張,罪人也終伏法,但是這故事裡沒有贏家,所有人都受傷。

changeling2

電影真正教我難過的,是裡面出了兩個沒醫德的醫生。第一個兒科醫生睜著眼睛說瞎話,鐵口直斷警方沒有找錯孩子,即使「身高矮了3吋」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二個精神科醫生則與警方合作無間,擺明了女主角在願意配合之前不可能出院。身為醫生,很多時候你是別人的希望,而且是很大的希望。當一天面對幾十個人都是抱著相同的指望時,我們很容易就忘記那份指望的重量了。像那兩個醫生一般顛倒是非,為虎作倀,根本就是侮辱了身上的白袍。

女主角Angelina Jolie憑著本片入圍了多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女主角獎(不過陪榜機率頗高)。但我覺得她演技實在不怎麼樣,劇本給了她這麼多發揮的空間,啜泣、咆嘯、被當成瘋子…應有盡有,她呈現出來的層次還是很平,尤其帽子加上一張血盆大口遮住了半張臉,完全沒辦法做出細微的表情。而飾演牧師的John Malkovich則讓我感慨良多,想當年『心田深處』裡頭那個盲眼的小夥子而今已兩鬢斑白了,雖說是歲月不饒人,至少影壇還是留住了這個好演員啊!

本片另一個廣獲好評的是配樂,這部分照例由導演Clint Eastwood自己包下。Clint Eastwood是資深爵士樂迷,但是他沒有受過專業的古典樂訓練,所以創作出的配樂多不是交響大編制,而是簡單而朗朗上口的旋律。配樂界中,有把握讓觀眾每次走出電影院都能哼出主旋律的配樂家,除了威廉士爺之外大概就只有東木爺了吧。『陌生的孩子』別出心裁以弱音小號(muted trumpet)負責主旋律,聽起來像是一陣陣憂傷的呵欠,吹出了淡茶色的疲倦。在這旋律的圍繞之下,似乎一切都老了過了舊了。但別說旋律簡單,要吹出那氣氛可不容易,end title的高音還很難吹咧!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何以解油?

2008的跨年之夜,我們營上有兩名軍官即將退伍的軍官要擺桌請客。這個活動俗稱為「打退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稱呼?究竟是「打包退伍」還是「打死不退」呢? Whatever!重點就是有得吃啦!通常這樣的場子都只邀請志願役的軍士官,但是剛好東道主其中之一跟我蠻要好,所以我也很榮幸受邀囉。

##ReadMore##

兩個月前我也在某個意外的情況下與這批長官們吃過一次飯,為了禮貌(也因為推不掉),我給每桌的長官都敬了一杯。最後我在離席前吐掉了整晚吃下的食物,當晚在床上翻來覆去直到早晨五點悠悠醒轉才揮去那股作嘔的感覺。醒來後雖然有種「再也不喝了」的覺悟,但是那餐飯讓所有長官對我印象深刻,「很少有義務役可以跟我們這樣喝哪!」拜碼頭拜得這樣奮不顧身,對於當初新來乍到的我而言確實有加分作用。

這次飯局,我照樣是最菜的軍官,一隻誤入迷彩叢林的白袍小兔,這麼明顯的一個靶!我也做好心理準備要上演相同的劇碼了。聚餐場地在台中(只距離中榮200公尺唷),幾輛座車出發有先有後,真不巧我們這車是先到的。大家講倫理,談禮貌,總要等人到齊了才可以上菜,但是碗筷未上,杯觥先至,真是大大不妙。這晚搭人便車,沒有免喝金牌護身,只得任人宰割啦。空著肚子就應戰真是讓我原本就不怎麼樣的戰力再打六折,待我家連長到場的時候我已經快到臨界點了。現在回想起來他看我的神情,就是滿臉的「你也太快了吧吧吧吧吧吧吧」。

熱菜上桌的時候已經無濟於事,勉力扒了幾口後,過了半小時就全吐光了。這回的嘔吐非常有層次,總共分成三個樂章,樂章彼此間隔約20分鐘,各自還分了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根本是完整的交響曲架構。激昂的時候如傾盆大雨,低迴的時候如涓涓小溪,有時候明明要告一段落了,偏偏還會來一段Cadenza,今夜確實是我必生「嘔心瀝血」之作。

我對飯局後半場的記憶都是片片斷斷的,除了偶爾抬頭看見「誰誰誰走了」「誰誰誰來了」之外,其他時間我都是盯著垃圾筒看。散場時勞煩了偉大的東道主一路送我回台北(我原本還妄自菲薄以為可以自己搭統聯咧),真是辛苦他啦,花錢請我吃飯,還要載著氣息不怎麼清新神智不怎麼清明的我回家。快到台北市時,早已過了所謂的倒數(這倒是意料中事),逐漸清醒的我,胃部也不再像擰毛巾般難過。捧著從小七買來墊墊肚子的紅豆湯,望著車子駛進這滿城的燈火,我又再次萌生「再也不喝了」的念頭。

『Home sweet home!』,即使家人都跑去米國了,終於走進家門的我還是忍不住這麼喊。2009年第一天早上醒來,站上體重計,發現自己又瘦了。怎麼可能?昨天不是灌了一堆嗎?唉!想必吐得一滴不剩了,真是傷胃啊。難道我該說:「何以解油,唯有杜康」嗎?